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天鹅”折翼难阻美航天商业化

“天鹅”折翼难阻美航天商业化

2014-10-30 11:44:00

来源:北京商报

  风险与利润呈正相关,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商业化进展初期的美国航天业。一艘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火箭的爆炸虽然可能会让美国起步不久的商业航天计划暂时受挫,但来自太空的丰厚利润仍吸引私人企业趋之若鹜。

  “天鹅座”折翼

  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二晚6时22分,预定携带5000磅物资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心宿二火箭,准时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沃洛普斯飞行基地发射升空,但6秒过后,心宿二爆炸并迸发出大团的残骸和火焰,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心宿二及其搭载的“天鹅座”无人飞船瞬间化为乌有。

  NASA尚未公布事故原因,但这一事故无疑将引起公众舆论对发展尚不成熟的商业火箭的质疑之声,给了刚刚起步的美国航天商业化计划当头一棒。

  “对于Orbital和依赖商业发射服务提供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奥巴马政府而言,这次事故都构成了一次沉重打击”,莱克星顿研究所的分析人士劳伦·汤普森对媒体称。

  航天商业化的雄心

  跟其他国家不同,美国航天商业化计划已起步数年。美国航天局局长博尔登近日表示,“把地球低轨道运输任务交给私营企业后,美国航天局专注于更具雄心的任务——把人类送上火星”。

  另一个背景在于,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导致美国必须依靠俄罗斯载人飞船才能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每张船票据悉高达7000万美元。

  解决办法是航天商业化,而美国私企在航天领域早有涉及则为商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近年美国政府财政紧张、尤其是两党经常为预算相持不下的背景下,支持私企承担部分航天项目受到重视。

  进入21世纪,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Orbital相继诞生,成为日后美国航天局向国际空间站运货的主要力量。2008年9月,SpaceX经过三次失败后终于将“猎鹰1”号送入太空,成为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私企,标志着航天商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今年9月,波音和SpaceX分别获得了美国政府提供的总价68亿美元的载人航天合同大单,标志着美国载人航天进入商业时代。

  对于私企来说,巨大的利润吸引他们入驻。据悉,美国政府分别与SpaceX和Orbital签订了16亿美元和19亿美元的合同,SpaceX正在准备“龙”飞船的第四次发射,Orbital必须在2016年底前分八次向空间站送去约20吨物资,今年2月和7月已成功实施了两次。

  对于“天鹅座”折翼,NASA副局长发表声明称,虽然对发射失败感到很失望,但失败阻挡不了进一步利用私企向空间站运送货物。参议院科学和太空委员会主席尼尔森说:“太空飞行天生就有风险……我们总会遇到挫折,但我们的商业航天探索最终将会取得成功。”

  国际空间站无“缺粮”之虞

  私人火箭发射失败导致国际空间站可能面临缺粮窘境。尤其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俄关系空前恶化的局面下,美国率先暂停了与俄“绝大多数”的合作和联系,包括双边会谈、官员互访等,不过国际空间站除外。

  俄副总理罗戈津5月时曾说,俄将拒绝美国此前提出的2020年后继续合作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行的提议,引发外界对美俄开打空间战的担忧。

  幸运的是,国际空间站不会因此次事故受到影响,他们的食物储备足以支撑好几个月。此外,就在“天鹅”折翼几小时之后,俄“进步57”火箭成功发射,这个满载补给物资的火箭预计很快将抵达国际空间站。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文 李烝/制图

  延展阅读

  把火箭送上太空:来自马斯克的经验

  2008年9月,埃隆·马斯克掌舵的SpaceX将“猎鹰1”号送入太空,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这一壮举的私营企业。2010年12月,SpaceX研制的“龙”飞船成为首个由私人公司发射进入轨道并返回地球的航天器。在空间探索领域,不妨看看马斯克的成功之道。

  - 老板要过硬

  SpaceX的成功首先取决于马斯克。这个幼为神童、长为天才的“神童”玩转了网络支付、空间探索、汽车和新能源四大领域,领导力、创造力、个性和魅力是他的标签,强大、优秀的领导人是SpaceX最大的成功秘诀。马斯克的公司文化极具美国特色,公司内人人平等,他和所有员工一样坐在一个小格子工作间内。

  - 人才够优秀

  为了网罗人才,马斯克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SpaceX的核心团队都是航天精英。比如先后在麦道飞机公司和波音公司工作的顶级工程师克瑞斯·汤姆逊,他为何加入SpaceX呢?用他的话说,“我本来有一份收入很好、很舒适的工作,但缺陷是和火箭制造无关”。

  - 坚持下去

  “猎鹰1”号在成功前遭受了三次失败。第一次发射失败后,马斯克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从他选择火箭事业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不过,马斯克也有点“小迷信”,相信“事不过三”,果然在第四次成功了。顺便插一句,这个马斯克还有个更响亮的头衔,特斯拉CEO。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

  • 相关阅读
  •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提供5千个就业岗位

    10月29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举办“天府新区大型公共就业帮扶活动”,现场有高科技新型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00家企业参加,提供了5000余个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

    时间:10-30
  • 普华永道评估报告:六成企业愿将亚太总部落沪

    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本周末就将召开。...

    时间:10-30
  • 四川培养大型企业集团 汽车制造等7行业“领头”

    “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钒钛钢铁、汽车制造、建材和稀土7大行业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有规定的外,涉企年检、年度复核、年度审验、重点部门涉企收费事项,一律取消。...

    时间:10-30
  • 国务院:重点推进六大消费领域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时间:10-30
  • 成都二绕简阳段预计明年3月通车

    10月28日,资阳全市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发布消息称,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简阳段预计2015年3月底建成通车。届时,简阳市民可从简阳段上成都二绕,一次性游遍青城山、三苏祠、西岭雪山、黑龙滩等景区。...

    时间:10-30
  • 成都9家食品企业抽检不合格被通报

    10月29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近期针对成都市蔬菜制品、调味品、蜂产品、糕点等21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抽检结果。...

    时间:10-30
  • 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消防产品质量

    昨日,达州市消防支队透露,达州市政府于日前召开了2014年度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达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喻东要求各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消防产品违法犯罪,严惩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查处几个大案要案,打击一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

    时间:10-30
  • 电改裹足不前倒逼修法提速

    业内认为,虽然电力改革条件、思路逐渐成熟,但电力修订进展缓慢主要受各方博弈影响,电力改革将倒逼《电力法》修订提速。...

    时间:10-30
  • 全球大城市女性乘公共交通安全性调查:北京排第3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联社10月29日消息,汤普森路透2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16个主要大城市中,女性乘坐公共交通最安全的城市是纽约,东京、北京、伦敦和首尔分列2-5位。...

    时间:10-30
  • 钢企借出口解压恐遇政策风险

    (记者 马骏昊)中国钢材出口量在持续攀涨。据统计,即便今年三季度末大中型钢企负债率同比微降0.72%,但依然处于60%负债率红线以上,达到68.81%。...

    时间:10-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