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三核”驱动长江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核”驱动长江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4-12-01 09:02: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采访的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认为,启动长江经济带这一事关改革发展全局新引擎的着力点,在于把握好以要素配置为核心的“水通道经济学”、以承载能力为核心的“水资源经济学”、以流域安全为核心的“水生态经济学”。

    水通道经济学:推动要素全流域配置

    近10年来,长江干线经过20多次提高通航水深,目前已承担60%全国内河货运量、85%沿江地区煤炭、铁矿石运量、90%上游外贸货物货运量,但其50%以上通航里程并未得到充分高效利用,通江达海的资源配置、集疏运网络薄弱,尤其以沿江港口为节点枢纽,水、铁、公、空、管五大运输方式分割独立、布局分散、标准各异、结构不一,黄金水道尚未承担起“通道经济”之责。沿江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认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支撑带,发展通道经济是“先手棋”,以交通走廊为依托、以城市和城市集群发展为中心、以经济合作为纽带,形成“点-轴”开发、纵横延伸的发展新格局。

    ——用“高铁理念”释放黄金水道价值。整体设计、统筹打造,打破当前面临的航道梗阻、工程“锁江”、港口基础薄弱、联运机制不畅等“瓶颈”,最大限度释放通道经济潜能,使黄金水道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王牌”。

    ——多式联运推动要素全流域配置。完善长江流域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通道功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东出、西进、北上、南下”的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地区之间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市场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在保证干线航道畅通高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建设与互联互通,加强与京广、京九等纵向通道的衔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群-区”发展模式实现“串珠成链”。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上海、武汉、重庆等区域性中心,并初显长三角、中游城市群、城渝城市群等城市集群发展模式。纵向而言,形成“城-群-区”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城市集群发展,辐射纵深腹地,彻底激活向腹地纵深推进的运输能力,让各种要素自由流向腹地。横向来说,打破行政壁垒、区域制约,依托水运通道和立体交通通道,实现沿江工业群、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串珠成链”。

    水资源经济学:总量控制严控过度开发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约9958亿立方米,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可利用量约2800亿立方米,目前已利用水资源总量约2000亿立方米左右,近年来流域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凸显全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十分必要。沿江干部和专家学者认为,要用好用活水资源供求经济学,支撑和保障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从水需求。

    ——以“总量思维”考量水资源支撑能力。在流域产业布局和城镇化建设中,作出水资源总量制度安排,如推进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重大项目布局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均应进行水资源论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并建立长江流域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使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

    ——以“结构思维”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因地制宜确定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水资源控制指标和考核体系,总量控制指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式解决当前水资源结构性矛盾。

    ——以“底限思维”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在全流域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严格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

    水生态经济学:整体联动保障流域安全

    目前,长江沿线已经布局化工园区62个,化工企业约2100家,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有3.8万个入江排污口,一些企业污水直排、偷排等问题突出,流域生态环境难堪重负,生态治理刻不容缓。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呼吁,长江经济带不仅应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带,更应成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示范带,建设长江经济既要整体联动,又要分段规划,划分不同主体功能区,统筹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与经济开放开发并驾齐驱的流域“生态经济学”。

    ——“负面清单管理”治理流域环境。改变过去承接转移大干快上的做法,“重拳”保护水生态,建立沿江开发产业项目“负面清单”制度,防止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中上游转移,有效引导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容量总量控制,逐步改变水、气环境质量,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修复,最大程度恢复长江流域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统筹生态要素实施“系统治理”。把治江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灾害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解决水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全面分析和梳理《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交叉部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生态法律体系,积极争取各界的配合支持,广泛凝聚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强大合力。

    ——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流域功能区分。全长江一盘棋,对于上游地区、生态功能区牺牲发展机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最关键是建立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增强上中下游经济联系,共享区域协作“红利”。设立财政专项水生态补偿资金,出台下游补偿上游的政策支持,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

  • 相关阅读
  • 今起火车票预售期调整 提前15天退票不收退票费

    记者齐慧今天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2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票预售期调整至60天后,为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进一步优化退票、改签规则,自今年12月3日起,铁路部门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旅客,不收取退票费。...

    时间:12-01
  • 访谈预告: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如何保护存款人利益

      访谈主题: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如何保护存款人利益  访谈嘉宾:宗良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访谈时间:2014年12月1日 14:00-15:00  中新网12月1日电 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存款保险条例...

    时间:12-01
  • 解读存款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存款将全额保障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

    时间:12-01
  • 人工智能将主导未来十年互联网发展

    "我们相信越来越多高端的制造业都将由机器人逐渐替代,而且这还会慢慢的普及下去,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时间:12-01
  • 多地环保部门上演“猫鼠一家亲”

    近日,江苏省句容市、浙江省海盐县等环保及相关部门违法违纪案件被检察机关查处,这些案件中,环保系统腐败窝案备受各界关注。据了解,这些落网的环境执法人员除了执法时走过场外,对于上级机关的突击检查,有的还向企业通风报信,与违法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时间:12-01
  • 靠教育与户籍改革提升发展潜力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剩余劳动力明显减少的结果包括:城镇冗员现象已经不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者说隐蔽失业减少。...

    时间:12-01
  • 广州拟出台中国首个治理光污染地方法规

    作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天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延经常要在晚上带学生去观星,但是最近几年他发现,他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今年,担任广州市政协委员的韩延正式提出了针对光污染立法的提案,并且在近日有了重要进展。...

    时间:12-01
  • A股多公司涉足通航领域 国企民企竞相布局

    随着全国低空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资本市场上通航板块个股表现活跃。...

    时间:12-01
  • 拉萨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记者从拉萨市环保局获悉,拉萨历时8年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日前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环境保护部组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组,于11月中旬对拉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现场检查。...

    时间:12-01
  • 油价走低拖累金属价格普遍下跌

    在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上周继续下跌,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不减产决定的消息导致油价11月28日重挫逾10%。油价暴跌拖累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周金价和基础金属价格普遍下跌,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一度降至五年低位。...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