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持续警惕债务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持续警惕债务风险

2014-12-11 08:5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控债务风险列为经济发展一大任务。一年过去了,目前债务情况如何,债务需求和偿债能力发生哪些变化,未来是否还需要关注债务风险,如何化解债务风险?回答这些问题,是明年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债务规模总体处在合理水平

    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融资,适度借债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和经济发展效率,但债务水平过高则需要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对我国债务水平或杠杆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债务规模近几年扩张较快,债务风险所有上升,2011年底全社会总负债率为168.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70%-520%的水平,债务总体上温和可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极小。但随着形势变化,有必要结合近两年数据进一步考察我国债务水平。

    潜在债务风险不应低估

    当前债务风险依然可控,但却存在近期部分政策调整,长期内债务融资需求加大、偿债能力受到削弱等不利因素,再加上我国债务结构不尽合理、价格总体偏高,债务风险在未来一个时期仍不容忽视。

    ——偿债周期和近期政策调整增加债务风险。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的10.9万亿元政府性债务中,有2.4万亿元今年到期,占21.9%,今后三年约4万亿元到期,占比超过36%,即使不考虑新借债务,偿债高峰压力也不小。同时,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行,各地相继放松了房地产限购政策,银行也在酝酿放松住房贷款,不排除提高居民贷款积极性继而提高债务水平的可能。另外,一些信托刚性兑付被打破的案例相继出现,部分地区金融风险暴露等,都意味着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地方债走高、投向集中和成本偏高拉低了债务风险触发点。首先是与政府全部债务稳定相对应,占政府债务60%的地方政府负债率不断提高。2012年负债率为30.6%,半年后提高到31.3%。这与地方政府承当经济建设职能又缺乏规范举债渠道有关。虽然近期还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但负债率走高态势应予重视。其次是债务募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较多。从银行贷款投向看,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比从2009年底的18.6%提高到2013年底的20.3%,去年新增贷款中有近30%投向房地产领域,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贷款集中可能诱发风险。产能过剩行业都集中大量贷款,风险不断显现。再次是债务融资成本偏高隐藏风险。去年我国一年期贷款利率约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2-6倍,一些企业实际承担了10%左右的贷款成本。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比工业的净资产利润率高一倍以上。贷款利率带动政府债券利率,我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5%左右,美国则只有不足0.1%。这些短板的存在,在债务规模有限情况下,可能降低债务风险触发点。再者,经济下行风险,结构调整风险,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偿债能力下降风险等都将成为风险触发点。

    提高偿债能力 化解债务风险

    防止负债率持续走高和风险积累,关键是通过改革促进实体经济更加均衡发展,提高偿债能力的同时,丰富融资渠道,适度降低债务融资的需求。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解债务风险。

    ——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债务的根本作用是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债务风险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延续当前加快改革的态势,守住就业和金融风险底线基础上,改革优于GDP增长。

    ——清晰界定边界基础上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我国债务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预算软约束下,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缺少必要的防火墙,政府或有债务风险上升。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制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杠杆效应,防止大剂量宽松政策推高债务水平。

    ——落实政府债务和银行监管等改革举措。落实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堵后门、开前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划清企业和政府债务界限,设立由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信用评级和监督机构,公开债务发行和偿还情况信息,把隐性债务显性化,接受社会监督。在现有问责和偿债机制基础上,探索建立企业甚至政府层面的债务违约退出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决算公开,硬化债务约束。

    ——发展股权融资推动融资结构多元化。直接融资不发达是我国债务风险高的重要原因。未来产业方向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因此,要围绕降低融资成本这个中心,推进商业银行转向“债权+股权”的综合化经营,为产业兼并重组提供完善金融服务。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是改变短板的关键。加快完善税收制度,稳定政府收入占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国企改革,将垄断限制在最小范围,营造企业间公平竞争环境。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家信息中心)

  • 相关阅读
  • 网络问政还需有更实质性步伐

    “胖子杨要瘦到100斤”表示,随着政务移动化水平的提高,网络问政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扩展,社情民意得到更好的传达。网民“Jie小妞康忙北鼻GOGOGO”表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服务于民。...

    时间:12-11
  • 宇通推出纯电动客车整体解决方案

    尽管近年来国家在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奖励力度,但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僵局,作为国内新能源客车的巨头,宇通客车于11月底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客车整体解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时间:12-11
  • 控制权争夺引中小股民担忧

    回顾2014年的资本市场,控制权纠纷正与A股上市公司如影随形。尽管经过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后,吴长江彻底退出上市公司管理层已成定局。发生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控制与反控制,从各家公司采取的举措来看,既有国际惯例,也有本土特色。...

    时间:12-11
  • 保证金首破万亿大关 沪指重返2900点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2014年12月1日至12月5日)银证资金净转入475亿元,该数据已连续五周实现净转入。12月首周,保证金净转入475亿元,期末余额突破万亿大关,报12070亿元,创该数据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时间:12-11
  • 企业外汇违规信息将纳入征信系统

    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日前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关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外汇违规信息的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201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因逃汇、非法套汇、违规汇入、非法结汇、擅自改变外汇或结汇资金用途、非法买卖外汇等活动构成实质性违规,并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事业单位外汇违规信息将纳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系统”)。...

    时间:12-11
  • 人民币急跌凸显汇率市场化提升

    本周二(12月9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一度跌破6.20元/美元。反观人民币汇率,尽管美元汇率自7月初以来出现持续上涨,但是直到10月底,这一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反而略有升值,综合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则更加显著。...

    时间:12-11
  • 乐视在硅谷组建汽车研发团队

    12月10日,乐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其电动汽车项目作出说明。乐视介绍称,超级汽车研发团队来自四个领域: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纯电动车制造领域、互联网领域和智能硬件领域。乐视并未公布具体的合作伙伴,只是表示,今年年中北汽和乐视入股了美国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分别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时间:12-11
  • 食药总局警示抗乙肝药风险 波及国内多家药企

    食药总局10日发布抗乙肝药物阿德福韦酯用药风险警示,并敦促各生产企业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食药总局称,阿德福韦酯是一类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于2005年在我国上市,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

    时间:12-11
  • 浦发银行推信用卡积分“众筹”电影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10日推出“积分众筹”模式,即客户可用信用卡的存量积分参与项目“众筹”,首期众筹项目为徐峥执导的电影《港囧》。据悉,参与积分“众筹”项目的消费者可获得电影影券等产品,但并不涉及现金类回报。...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