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微信购物:尝试新鲜别忘风险

微信购物:尝试新鲜别忘风险

2015-01-26 09:11:10

  新华社贵阳1月25日专电 (沈成菊)随着网络购物的触角不断延伸,微信这一跨平台的即时通讯工具也成为众多商家争抢的新兴营销之地。但消费者选择微信购物,图了新鲜和方便,可别忽略其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贵阳市民张女士前几天通过微信购买了一块朋友制售的精美蛋糕,却没想到吃后上吐下泻,经医院诊断是因吃了不洁食物而引发急性肠胃炎。张女士碍于朋友的面子,没有索赔。
  据了解,目前很多用微信私下售卖货物的商家并没有完全实现实名制注册。针对微信朋友圈的经营活动,国家监管也尚处于空白地带,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微信购物支付方式都是直接付款到卖家银行账户,缺乏第三方监管,这也为微信购物安全问题埋下隐患。当产生购物纠纷时,消费者就是“哑巴吃黄连”,投诉索赔无门。
  微信朋友圈的购物,都是基于朋友之间相互信任而进行的私下交易行为,却也不乏一些无良商贩,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卫生不达标。这些潜在的安全卫生、商家诚信度、产品质量等问题,消费者只通过微信平台上的图片是无法知晓的。因此,消费者在微信上下单购买物品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理性对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