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刘申宁:制度问题 助长当今社会抄袭之风

2010-07-19 11:30:59

来源:凤凰卫视

  批评反映了学术规范化的进步

  刘申宁:我觉得这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八十年代,是我们国内因为文革和解放前那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不引进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所以国内那时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灌输和教育。所以八十年代,打开国门以后,看到了西方的五彩世界,把西方的学术文化引进中国,那时候是囫囵吞枣,大量的接受西方文化的时代,那个时代,学术规范还没有建立。所以八十年代末,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学术规范的建立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慢慢引进西方的学术规范。所以应该说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历史背景,在那个历史背景下,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个看作是和现在一样严肃来对待这样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我觉得海外刘禾可能是汪晖的好朋友,他联合了80多个学者,给清华大学校长写封信,然后在网上传过去,而且把这个信传给了我们凤凰网,后来这个信有很多新的签名者加入,现在已经有90多人了。那么多人说我们担保汪晖他没有抄袭,像他这样的学者不会抄袭,海外这么多学者,这样信誓旦旦的担保,这件事情不好。为什么?因为学术是靠批评来发展的,如果他的学术不能接受批评,他就不会发展,这个学术也就没有新鲜和朝气了。能够批评,容许批评,宽容别人批评,这个是学术进步的一个表现。所以说,我不认为学术的批评或者揭出了你抄袭是一件坏事,这会促进学术的规范化的发展,问题是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处理好。

  安东:非常感谢刘老师非常精彩的点评,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时事开讲》,明天同一时间咱们再会。

  • 相关阅读
  • 汪晖选择沉默,何“罪”之有?

      □张建群  在国内学者圈内,汪晖其实一直是沉默的,估计也放弃了不少出风头的好机会。但是,这一次,汪晖的沉默,却成为了“罪状”和“把柄”。  自从今年三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

    时间:07-21
  • 汪晖与朱学勤“抄还是没抄”?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背景:汪晖和朱学勤双双卷入抄袭剽窃漩...

    时间:07-20
  • 汪晖事件:只有真相才能还学术一个面子

      □晨报特约评论员 张鸣  汪晖涉嫌剽窃事件已经出来有些日子了,在王彬彬先生提出指控之后,汪晖先生表态,说是要交给学界解决。时至今日,两边各执一词,聚讼不已,在报纸、网络上打笔仗。有人提议相关组织成立...

    时间:07-08
  • 清华教授汪晖涉嫌剽窃 数十名学者发表公开信要求调查

    昨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明、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青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仲丹等数十名学者就清华教授汪晖《反抗绝望》一书涉嫌剽窃一事,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公开信,建议汪晖当年读博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应该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组织独立的调查委员会,通过调查、听证,以鉴定汪晖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