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赖特惟一一部以拟人方式写的诗集,也是二战后成功学习庞德《华夏集》的几部诗集之一。赖特一共出版了24部诗集,除了曾囊括普利策诗歌奖、 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批评界奖三大诗歌奖之外,还获得波林根奖、国际格里芬诗歌奖和丽贝卡·约翰逊·博比特诗歌终身成就奖。今年7月12日国会图书馆馆长 对他宣布为桂冠诗人时,他的穿着朴实无华,他为此带着自嘲式幽默说,他穿的是“婚丧两用的礼服”。
印度裔美国诗人维杰维·谢伊沙德里(Vijay Seshadri,1954-)获2014年普利策奖。获奖诗集《三部分》(3 Sections)的标题含义是当代生活分三部分:任性的历史、不确定的未来和想超越时间的现状。评审委员会对该诗集的评语是:“一部令人信服的诗集:考 察人类的意识,从出生到老年痴呆症,以一种时而诙谐又庄重、时而富有同情心、时而冷酷无情的声音。”在为艺术而艺术盛行的诗坛,不少诗人不注重思想内涵而 只关注炫技耍酷的艺术形式。谢伊沙德里名气不大,却以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和有谐趣的作品打动了评委。他的一首短诗《回忆录》写道:奥威尔说,某些地方无人 写他们生活的真实故事。/生活的真实故事是耻辱的故事。/如果我现在写那故事,/(辐射到时间的尽头)/我发誓,你的眼睛会掉出来,/你无法把你的手套从 你的手上/很快脱下,羞耻的大火把手套烧焦了。/你可怜的手。你可怜的眼睛/看着我在房间里哭泣/或看着高挑的金发女郎无聊得要死。/我曾经指责无辜。 /我曾经因内疚躬身求宽恕。/我一想起曾经对遭蹂躏的寡妇/说过的话不由得仍然摇头叹气。/十月的一个下午,一棵槐树的黑荚/纷纷脱落,在路径上撒下启发 性图案,/有人看见我在树下快乐极了,/这是最糟糕的时刻,/令人苦恼不堪,难以忘怀。
诗的开头三行复述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的名句之后,揭示诗中人日常生活的种种表现和忏悔性心态,整首诗举轻若重,耐人寻味。他是 获普利策奖的第一个亚裔美国诗人,是美国诗坛的一匹黑马。他5岁时跟随父母移民美国,现在纽约州莎拉·劳伦斯学院执教。谢伊沙德里共出版了3本诗集,其余 两本为《野生王国》(1996)和《长长的草地》(2004)。
普利策奖是根据匈牙利裔美国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的遗嘱于1917年设立,由哥伦比亚大学负责管理,年奖21个项目。诗歌是文学奖之一(其余为小说、戏剧、历史、传纪或自传、非虚构)。
弗兰克·毕达尔(Frank Bidart, 1939-)的诗集《形而上学的狗》(2013)获得2014年国家图书批评界奖。它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种种关注,诗中人是一个年老而卓有成就的诗人,他 一直着迷于探讨人类的哲学思维和动物性躯体之间很难协调的关系。如标题诗《形而上学的狗》:
比莱锋这狗仿照我们
不是用仰卧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