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而是挑衅——
屁股贴在沙发上,前腿叉开
息在软垫上,吠叫着
直至他的主人用牙线清洁牙齿。
生命怎么敢
给他这身体。
他对着镜子站起来,扭动着。
根据评论员莎拉卡茨的解读,诗中的“我们”代表“人性”,狗则代表所有人的挫折和野性。人到晚年往往想到死去的父母、亲朋好友和自己的来日无 多,甚至对肉体与灵魂的关系特别关注。毕达尔在诗集里比较深入地探索了这些老年人挥之不去的思想感情。他不但获得2014年国家图书批评界奖,同时也获得 笔会/沃克勒奖,还获得2013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毕达尔曾说:“72岁时,我所忧伤的是未来。”
毕达尔出生在加州,毕业于哈佛大学,一共出版了包括《欲望》(1997)、《星尘》(2005)、《看春节》(2008)、《西部的夜晚:1965–90年诗选》(1990)等8本诗集,曾获得华莱士·史蒂文斯奖和波林根奖等奖项。
197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图书批评界奖有6个奖项:小说、非小说、诗歌、回忆录/自传、传记和文学批评,由非营利组织国家图书批评界授予。该组 织由大约600名图书评论编辑和图书评论员组成。授奖评委会由3年一轮的24名志愿董事组成。选出8名投票成员——专业书评编辑和图书评论员。从2014 年起,评委会从6个奖项获奖作品中挑选一本“第一书”,授予约翰·伦纳德奖。该奖是为纪念2008年去世的文学批评家和国家图书评论界创始成员约翰·伦纳 德而特别设立的。
露易丝·格卢克(Louise Glück)的诗集《忠诚与善良之夜:诗篇》(Faithful and Virtuous Night: Poems, 2014)获2014年第六十五届国家图书奖。曾三次获国家图书奖提名的格卢克,为正式获奖感到“惊讶”。她在11月20日晚授奖仪式上动情地说:“失去 奖项非常困难,而事实上,取胜也非常困难。我的作品如果没有其他入围作品和诗歌同行的陪伴就无法存在,他们使我惊讶,使我感动,并使我充满了羡慕,这次及 时地变成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