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打杂哥”痴心文学梦 十年发表作品300多篇

“打杂哥”痴心文学梦 十年发表作品300多篇

2015-01-04 17:31:13

来源:现代快报

  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内,张新文正在创作,妻子张小艳一直陪伴在身边

  从1997年离开安徽老家南下深圳打工,他当过保安、做过电焊工、营业员,2011年来到太仓后,在南郊一家金属制品厂成为一名“打杂工”,尽管很少有闲下来的时间,但他却总不忘自己的文学梦想。他叫张新文,是一位来自皖北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十年来他已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300多篇,他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以回报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蒋文龙计海新文/摄

  错过大学却没放弃文学

  “实在不好意思,这批货赶着要过磅装车发货。”昨天下午,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张新文一边满头大汗地搬着每袋上百斤重、刚加工好的五金产品,一边连连对记者抱歉。

  忙完手中的活计后,张新文带着记者来到公司为他提供的宿舍,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里,设施非常简陋,一张床占去了一半地方,除了一些简单的必备生活用品外,最多的就是放在床边的各种文学书籍。有些窘迫的张新文让记者在床沿坐下,与记者拉起了家常。

  46岁的张新文老家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农村,1989年高考因英语考砸,遗憾地与大学失之交臂。回到老家务农,看书写作成了张新文农忙之余最大的爱好。

  1997年,张新文和妻子张小艳南下深圳打工,他当过保安、做过电焊工,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夫妇二人吃了不少苦,他自嘲地说自己就是在到处“打杂”。直到2000年,张新文应聘到一家学校小卖部当了一名营业员,生活才算稳定下来,这也让张新文业余有了时间坚持写作。

  2001年5月,张新文的散文《小调女》发表在安徽省现代农村报上,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至今十多年间,已累计写下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创作的《瘸大叔》《乡村女人》《小村能人“铁匠胡”》《老实头和大黄牛》《乡下纳凉》等300多篇诗歌、散文、小说发表在天津日报、齐鲁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江诗刊、内蒙古日报等国内多家杂志、报纸上,并先后加入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太仓市作家协会。

  梦想能出书回报家人

  狭窄的宿舍里,一直陪在张新文身边的爱人张小艳微笑不语,操持着家务,与张新文同龄的她在公司食堂打工。

  记者问张新文是什么时间开始喜欢上文学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时间发表的。没想到张新文还没开口,一旁的张小艳便已经“抢答”了:“上初中的时候他写的《古渡秋色》就在蚌埠日报上发表了,还得了奖呢。”原来夫妻俩还是初中同学。张小艳说,在上初中时,他们县举办首届文化节,张新文参加征文比赛,写的散文《古渡秋色》获得优秀奖,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张小艳说,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是他们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如今,他们的一儿一女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张新文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有一个梦想,将自己已发表的部分作品结集成册,出一本书,算是对妻子和家人的回报。他还说,自己在写作方面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指导,他希望有机会能回馈社会,比如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免费给有需要的孩子进行作文辅导。

  张新文说,自己这十多年做过保安、电焊工、营业员、农民……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基层,自己笔下反映的生活也都是最底层的“草根”们的百态人生,今后他会一如既往把笔触聚焦在身边的“草根”上。

 

  • 相关阅读
  • 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创新和融合两个方面。在紧紧抓住技术、产业、创意创新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实现“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又如何搭建一个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觉自信地走向世界...

    时间:01-04
  • 文艺复兴,还看今朝

      文章很有用,可以载道,可以经国,可以不朽。  文人很无奈,总是落魄,总是潦倒,总是受伤。  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利害相关,文风与世风互为因果,文人地位的升与降,犹如检验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一面镜子...

    时间:01-04
  • 2014孔子文化节举行 开展"朱砂启智"等活动

      金秋丹桂飘香。去年9月,上海孔子文化节在嘉定古镇盛装亮相。2014年孔子文化节活动的主题为“金声玉振嘉定儒风”,活动融合礼乐文化、传世 家训、师道传承、经典吟诵等元素,“礼”、&ldquo...

    时间:01-04
  • 《昼之校 夜之校:森山大道论摄影》出版

    我从事摄影已经几十年了,经历过各种时代和场合。那个时候有基于那个时候的“摄影是什么”“进行拍摄的自己是什 么”的问题,它们一直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把它们作为寻找答案的线索后,我又继续拍...

    时间:01-04
  • 媒体融合勇敢试水

      截至2014年6月,我国6.32亿网民中,手机使用率已达83.4%,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终端已成为国人上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手段。  “传统媒体受众正在大规模转向新兴媒体,用户的流失,对长期依靠&lsqu...

    时间:01-04
  • 海龙:老舍在纽约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段精彩的台词,用来描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在纽约的生活,似乎有一定道理。  1946年,美国邀请老舍访...

    时间:01-04
  • 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践与创造——景德镇田野考察记

    景德镇是我的家乡,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飘逝的古镇——瓷城旧话》,因为我目睹自己从小生活过的景德镇正在发生剧烈的变迁,许多老的坯房、瓷窑被拆除,破旧的里弄被改造,一座陌生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向...

    时间:01-04
  • 平凡中求大美 ——胡善馀及其作品捐赠

    油画家胡善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一生沉默而又沉稳的他,几十年孜孜矻矻于创作与教学,沉潜往复、笔耕不 辍,并写就了丰富的艺术人生。近期,胡善馀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女儿胡漪涟将其父的10件...

    时间:01-04
  • 博物馆里看点多 百姓元旦“下馆子”

      2015元旦小长假已经来临。对于北京市民来说,除了可以趁机到外地旅游,市内也有不少看点。其中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就恰逢其时,在2014年末“扎堆儿”推出精彩展览,为大家献上“文化大餐”。 ...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