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风景
从讲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用在小说上更为合适。中国文学有着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在现代文学思潮的浸染下,当代作家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当下在小说中看到的现实主义叙述,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纯客观叙述,作家们领先现实经验,遵循现实逻辑,却又极尽主观想象,具有极强的主体意识。一些作家在叙述风格上开辟了另一种风景,尽管相比于现实主义主潮来说,这并不是特别显眼,但它们的存在就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现象。
在另一种风景中,红柯是特别抢眼的一位作家,他基本上是以浪漫主义的叙述方式来结构小说的。浪漫主义在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处在受压抑的状态,红柯是难得的一位坚持浪漫主义并将其发挥得非常充分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故乡》以浪漫的风格酣畅地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情愫,所有的书写又都回应着“有尊严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乡”。李亚的小说也是值得关注的“另一种风景”。他有着快乐写作的姿态,小说在情趣化中带有浪漫的气质,这就提供了更加自由舒展的可能性。在中篇小说《自行车》中,李亚饶有兴趣地讲述了自行车在乡村的普及历史,津津乐道于乡村面对这个机械怪物由新奇到喜爱再到成为日常用品中的种种趣事。小说看似没有宏大主题,但通过一个具体的物品,勾画出了乡村习俗和生活习俗在时代大潮下的变化轨迹,它其实比任何直白的大道理都要有说服力。张好好的中篇小说《碧玉妆成》是一种主体意识流的叙述。以往的意识流小说,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意识流特征,是作者以理性的自觉去呈现人物的意识流状态。但在《碧玉妆成》里,人物的言行是非意识流的,作者张好好却以意识流的思维进行叙述,这使得在阅读时要跟上作者的思维得费一番斟酌,从而造成了一种特别的阅读效果。
2014年也是80后得到充分表现的一年,他们的中短篇小说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风景。池上的中篇小说《桃花渡》带有一种青春气息的审美。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爱情冲突的故事,这是小说中常见的冲突模式,但从《桃花渡》中能够看到80后是怎么处理这一冲突的。特别是一批短篇小说,成为80后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鲜明印记。如双雪涛的《大师》、蔡东的《通天桥》、郑小驴的《赞美诗》、孟小书的《逃不出的幻世》、周李立的《八道门》、甫跃辉的《鬼雀》、孙频的《不速之客》等。为什么特别看重80后的短篇小说?因为短篇小说是考察80后文学的试金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意识和文学精神给作家带来了不同于时尚化80后的思维方式和看世界的方式。只有那些愿意写短篇小说而且把短篇小说写得比较地道的作家,才是真正具有文学精神和文学品格的作家。也只有当我们涉及了写短篇小说的80后作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80后文学现象。
(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