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5-01-05 16:11: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贺绍俊

  2014年的长篇小说收获了不少好作品,无论是表现的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是千姿百态,难以一言以概之。全年有数千部作品问世,我的评述显然仅仅限于我的阅读范围。

  写实突围

  当代文学具有强大的写实传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理论过于神化写实传统,甚至将其当成一种不可侵犯的东西,逐渐便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它约束了作家想象力,而且也培育起一种写实性的阅读习惯,批评家依照写实性来评论小说,习惯于寻找小说与现实的对应关系,仿佛对应关系越紧密,作家的写作就越成功。现在,我们应该从写实的堡垒中突围出来。不少作家意识到了过于依赖写实性所带来的问题,他们的写作有着从写实性中突围的尝试。

  范小青的《我的名字叫王村》是一部写实突围的成功之作,它向我们展示了在写实性的疆域之外,还有着多么广阔的文学空间。这部小说同时也在挑战读者能否跳出写实性的阅读习惯,否则你就难以读出小说中的奥秘。范小青的构思建立在一个奇异的想象上,小说以一个妄想狂的精神病患者为主人公,他妄想自己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也是妄想狂,他妄想自己是一只老鼠。范小青让妄想狂的妄想体从他的头脑中分离出来,从而构成了两个互相依赖的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我”,一个则是“我”妄想中的弟弟。“我”丢掉了弟弟,又去寻找弟弟。“丢掉——寻找”成为了小说的基本线索,也建构起一个关于主体性的故事。弟弟作为一个象征,寓意着当代社会在片面追逐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情景下,人们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一切都被物质、经济和权力牵着鼻子走。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认真想一想是否丢失了“弟弟”——自己的主体性。范小青突围写实的成功还在于,她并没有将小说写成远离现实的荒诞小说,而是将荒诞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充满理性思考的荒诞,具有真实可感的现实场景。范小青由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当最后“我”回到王村时,王村的地几乎都被征用,一片荒芜。小说警示人们,主体性是与我们的家园联系在一起的,失去主体性就会失去家园,这既是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也是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具有很强的写实功力,但他一直尝试将一些非写实的元素引入到写实性的叙述中,以此开拓小说的精神空间。《老生》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小说讲述的是百年历史的长河,但贾平凹只截取了4个时段的4个故事,作者设计了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唱师,他身在两界,长生不老,串起了漫长的4个时段,见证了几代人的命运和时代变迁。贾平凹还将他阅读《山海经》的体会糅进叙述之中,这也是他突围写实的一种尝试。必须承认,突围就是一种冒险,像贾平凹的各种非写实的尝试,势必也使得他的讲故事的本领施展得有些憋屈,这大概也是他的小说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

  张好好的《布尔津光谱》说不上是突围,因为作者本人就有一种非写实的文学本能。这部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它的色彩效果显然不是写实叙述能够带来的。这部小说的浪漫主义特点来自于作者采用了一个亡灵的视角,而且还因为作者的叙述有诗化和童话化的倾向。我将张好好的叙述称为主体意识流的叙述,其特点是,在小说中,人物的言行是非意识流的,而作者则以意识流的思维进行叙述。

  观念突围

  文学贵在独创,但独创性不是无根之水和无缘之木,它只能是在现有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突破。因此,独创性首先就是一种观念突围,既有的文学有可能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模式,这些观念和模式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前提或保证,但如果完全囿于既有的观念和模式,我们就只能在原地踏步。观念突围对于作家来说应该是一种常态,问题在于是否找准了突围点。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刘奇葆:弘扬丝路精神 大力宣传“一带一路”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周玮)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 文物展。他指出,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谱写了千古传诵的...

    时间:01-05
  • 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01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孙铁翔)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项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批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激发改革动力...

    时间:01-05
  • 别样的风景——2014年中短篇小说评述

      文学,一直在传播正义和真理的声音。但我常听到有的人批评小说远离现实了,其实这种批评错误理解了小说是如何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小说并不是为了告诉人们现实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告诉人们,作家是如何对待现实...

    时间:01-05
  •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2014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较之前两年算是文学“小年”,这并不是说作品数量少或者质量下滑,而是说并没有特别醒目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题材、风格、思想理念在循着惯性的轨迹稳步向前,这多少有些让人...

    时间:01-05
  • 树立文化标杆 引领前行方向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综述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左)在休息室见到表演艺术家秦怡(中)正与美术家陈佩秋在交谈,马上说:“我要去向老前辈问好!” ...

    时间:01-05
  • 众名家朗诵纪念史铁生诞辰64周年

      4日下午,“怀念史铁生,激励心力量”行走式阅读活动续航暨生命阳光文学社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纪念已故著名作家史铁生诞辰64周年,“生命阳光”文学社同期成立,该活动以“生命书写生...

    时间:01-05
  • 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会落槌 剧本与市场面对面

      5000万!随着标槌的敲响,影视项目《爱情武不住》以5000万元的成交金额创下了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最高成交额。近日,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现场12部作品拍卖总计成交83...

    时间:01-05
  • 《山花》设立小说双年奖及评论奖

      2015年,山花杂志社将联手贵阳市作协和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设立“阳明杯”山花小说双年奖及山花年度评论奖。  “阳明杯”山花小说双年奖旨在彰显我国中短篇小说创作实力,推动中短篇小...

    时间:01-05
  • 江苏省率先实施地方全民阅读法规 立法能否推动全民阅读?

      2015年伊始,备受瞩目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从1月1日起,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始在江苏省正式实施。  ...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