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5-01-05 16:11: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贺绍俊

  晓桦的《世纪病人》唤醒了我们的青春记忆,可以说是一个思想标本,因此不容忽视。晓桦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诗人,讴歌着理想和青春,《世纪病人》则让我们发现,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文学理想。《世纪病人》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面对世俗的喧嚣,其文学理想似乎不合潮流,但他孤傲地坚守着,因此,这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一名孤傲者的精神自白。

  孙颙继承了海派文学的启蒙叙事一脉。他的《缥缈的峰》既写了上海的高楼大厦,也写了上海的里弄,并通过两家人的恩怨勾连起从“文革”至今的社会思想变迁。海派文学启蒙叙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面向未来的眼光。小说主人公、优秀教师赖一仁投身商界,开发软件,就因为他发现在现代化的时代,创造比立言更加重要,互联网必将推动世界发生巨大变化。这样一种面向未来的眼光,使孙颙的启蒙叙事有了更加积极的意义。

  王跃文不仅是官场小说作家,他的写作路子很广,而且是有温度的,这一点在他的《爱历元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小说中两位年轻人的爱情虽然在社会风云的侵蚀下出现危机,但最终他们经受了考验,共同提议将他们相爱的那一天定为“爱历元年”。我以为,这个词语就是王跃文最伟大的创造,他写这部小说也是期待今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记住自己的“爱历元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世界就会是一个爱的世界。徐兆寿的《荒原问道》是一部理念小说,作者是一位学者,与其说他在写小说,不如说他在写精神自传,他在不断地追问:知识分子的“道”在哪里。

  写实掘进

  虽然我推崇写实突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写实就是该抛弃的写法。恰恰相反,写实传统仍有强大的生命力,2014年,不少作家坚持写实传统,继续向纵深掘进。因此,写实突围与写实掘进是齐头并进的事情。

  徐则臣的《耶路撒冷》显示了“70后”作家在写实方面的成熟和老练。作者尽管在小说结构上作了一些创新性尝试,但小说最终是靠写实性叙述来支撑的,因此它被称为“‘70后’小史诗”。严歌苓具有强悍的讲故事的能力,她从来不依赖形式上的花活,而是充分发挥写实的魅力。她有着跨文化的优势,能将东西方文学不同的写实方式巧妙地化为我用,形成了一种左右逢源的写实能力。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写赌场生活,悬念丛生,细节逼真,情感动人。阎真的《活着之上》带有阎真特有的自省,延展了《沧浪之水》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拷问。

  写实传统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乡土叙述上,但正因为如此,要在乡土叙述上有所掘进也是很艰难的事情。关仁山的《日头》、刘庆邦的《黄泥地》和叶炜的《后土》都是值得一提的乡土叙述小说。《日头》是关仁山“土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仍然围绕土地写农村的变迁,新作将更多的笔墨花在写新农民的精神裂变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中还有不少魔幻内容,可以看出关仁山也有着写实突围的焦虑。但真正成就这部小说的还是他对乡村的逼真书写。刘庆邦的《黄泥地》继续讲述家乡的故事,但在小说中,刘庆邦对农民的心理有着更深入细致的刻画。“黄泥地”的标题表达了作者的叹息:传统乡村清明、淳朴的人际关系就像陷入了黄泥地中,拔也拔不出来。叶炜的《后土》完全承继了上世纪30年代的乡土文学传统,叙述平缓,细节绵密,地域文化色彩浓厚。

  荆永鸣在《北京时间》里,还是以他特有的“外地人”的眼睛看北京,他看到了时间流逝中的变与不变,看到了和解与宽容。写实的荆永鸣也因此提供了都市叙事的另一种角度。刘心武宝刀不老,其刀刃便是准确到位的写实功底。在《飘窗》里,他透过飘窗看外面的世界,飘窗虽然是个人化的小视角,却非常接地气,从这里看到了人生百态。作家写小人物,却怀着大悲悯。

  • 相关阅读
  • 刘奇葆:弘扬丝路精神 大力宣传“一带一路”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周玮)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 文物展。他指出,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谱写了千古传诵的...

    时间:01-05
  • 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01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孙铁翔)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项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批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激发改革动力...

    时间:01-05
  • 别样的风景——2014年中短篇小说评述

      文学,一直在传播正义和真理的声音。但我常听到有的人批评小说远离现实了,其实这种批评错误理解了小说是如何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小说并不是为了告诉人们现实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告诉人们,作家是如何对待现实...

    时间:01-05
  •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2014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较之前两年算是文学“小年”,这并不是说作品数量少或者质量下滑,而是说并没有特别醒目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题材、风格、思想理念在循着惯性的轨迹稳步向前,这多少有些让人...

    时间:01-05
  • 树立文化标杆 引领前行方向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综述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左)在休息室见到表演艺术家秦怡(中)正与美术家陈佩秋在交谈,马上说:“我要去向老前辈问好!” ...

    时间:01-05
  • 众名家朗诵纪念史铁生诞辰64周年

      4日下午,“怀念史铁生,激励心力量”行走式阅读活动续航暨生命阳光文学社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纪念已故著名作家史铁生诞辰64周年,“生命阳光”文学社同期成立,该活动以“生命书写生...

    时间:01-05
  • 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会落槌 剧本与市场面对面

      5000万!随着标槌的敲响,影视项目《爱情武不住》以5000万元的成交金额创下了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最高成交额。近日,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现场12部作品拍卖总计成交83...

    时间:01-05
  • 《山花》设立小说双年奖及评论奖

      2015年,山花杂志社将联手贵阳市作协和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设立“阳明杯”山花小说双年奖及山花年度评论奖。  “阳明杯”山花小说双年奖旨在彰显我国中短篇小说创作实力,推动中短篇小...

    时间:01-05
  • 江苏省率先实施地方全民阅读法规 立法能否推动全民阅读?

      2015年伊始,备受瞩目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从1月1日起,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始在江苏省正式实施。  ...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