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与石琴娥
光阴荏苒,斯文走了已经3年多了。在冰岛工作的最后一两年里,他的身体不太好,到1998年从冰岛回国时,本来虽不高大但魁梧的他变得瘦弱、浑 身软弱无力,成了一个步行一里路都有困难的人。记得女儿和女婿来机场接我们时,他虽站在女儿身旁,而女儿却没有认出他,他的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大约在2008年三四月间,他一度晕倒,医生发现他的血色素很低,住院检查一个多月后结论是“老年性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看到这个结论使我们 感到纳闷好笑——在现在这样好的物质条件下居然还会营养不良,但更多的却是庆幸,总算没有什么大病。就在他出院后不久,我收到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 限公司秦俟全寄给我的斯蒂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的瑞典文原版作品,希望我能翻译其中的第二部。我当时手头正好有一部搞了几年急需完稿的作品,斯文身 体又不好,因此我不想接这项工作。可是当我们拿起作品来阅读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紧张生动、环环相扣的惊险故事情节紧 紧地吸引住了我们,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疑惑、焦虑和期待的心情中,使我们手不释卷。几十年来,我们读过很多瑞典作品,像这样吸引我们的还是头一次看 到。斯文看到我实在脱不开身,尽管疾病缠身,还是勇敢地对我说:“让我来翻吧,这部作品情节惊险、笔触细腻,故事发展难以猜透,读来使人爱不释手,在瑞典 的作品中哪有像这样的,值得向我国读者推荐介绍。”
斯文说得不错,斯蒂格·拉森的三部曲从内容上改变了瑞典文学以往比较古板、枯燥的传统,从潮流上也改变了瑞典文学跟着欧洲大国文学走的传统。它 在悬疑推理小说领域里同美国作家丹·布朗一样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引领着世界潮流,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部西方社会问 题、政治黑幕的调查报告。它揭露了西方非法的性交易活动、妇女被残忍地强暴以及对女性想当然的猜疑、指控和迫害,这一切发生在西方社会的楷模——瑞典,读 后对瑞典社会有更进一步的全面了解。对我这个长期从事北欧、瑞典文学研究的人来说,读到这样的作品的确感到高兴,无法抗拒斯文的要求。就这样,他在身体极 度虚弱的状态下,开始动手翻译《玩火的女孩》。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4月中旬,斯文又一次因血色素更低晕倒住院,一个月后回家服药调养,那时的他已经 不能用瘦弱来形容了,而是地地道道的瘦骨嶙峋,手无缚鸡之力了。一回家他念念不忘的不是好好休息养病,而是《玩火的女孩》的翻译进程,说是已经一个多月没 有翻了,得抓紧。于是,他不但白天翻译,晚上还会趴在桌上翻译一会儿。8月19日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午休起床后趴在桌上翻译。4点30分左右,我听到他的 房里传来 “咚”的一声,他又一次晕倒了。送到医院后,大夫提醒我情况严重,很危险,要做好思想准备。我并不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主要还是我不愿意相信,认为他会像 上两次那样化险为夷,住上一段时间医院后还会回家来的。但是我的希望破灭了,这次他倒在了自己热爱的翻译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他离开我们走了,永远永远 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