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年度“俄语布克奖”揭晓,俄罗斯当代作家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沙洛夫的书信体小说《返回埃及》荣膺桂冠,该作品同时获得本年度“大学生布克奖”,并被授予“大书奖”(第三名)。
2014年参加俄罗斯布克奖竞争的共有43家出版社、8家杂志社、4所大学和9个图书馆推荐的85部作品,其中78部符合参赛要求。进入布克奖 短名单的6部作品分别是:阿纳托利 ·维什涅夫斯基的《彼得·斯捷潘诺维奇传》、娜塔里娅 ·格罗莫娃的《钥匙·最后的莫斯科》、扎哈拉·普里列平的《修道院》、维克多·列米佐夫的《自由意志》、叶莲娜· 斯库里斯卡娅的《大理石天鹅》等。布克奖得主沙洛夫的获奖金额是150万卢布,进入短名单的其他5位作家分别获15万卢布。进入决赛的作家娜塔里娅·格罗 莫娃的《钥匙·最后的莫斯科》获“俄语布克奖”赞助商“格洛贝克斯”银行70万卢布的赞助,该书将被翻译成英语并在英国出版,该书讲述的是只能在落满灰尘 的地图上寻找遗失的首都莫斯科的故事。作者格罗莫娃本人是一位档案专家,创作了多部有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风俗的作品,在《钥匙·最后的莫斯科》中, 作者将重点放在了通常不为人所发现的生活琐事上。
2014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是文艺学家安德烈·阿利耶夫,成员组成有:诗人耶夫盖尼· 阿布杜尔拉耶夫、散文家捷尼斯· 德拉贡斯基、散文家安纳托利· 库尔恰特金以及雕塑家亚历山大· 鲁卡维什尼科夫等。
顺便提一下,2014年文学“颁奖期”的宠儿之一是扎哈拉·普里列平,其作品《修道院》荣获“大书奖”第一名,而获得第二、三名的分别是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捷卢里娅》和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的《返回埃及》。
弗拉基米尔·沙洛夫于1952年4月7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А.И。沙洛夫(1909-1984)。弗拉基米 尔·沙洛夫1977年毕业于沃罗涅日大学历史系,1984年获得历史学副博士学位,曾在考古队当过装卸工,并担任过文学秘书。1979年沙洛夫在《新世 界》杂志发表诗歌处女作;1991年在《乌拉尔》杂志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紧跟着:一种纪事及其思想、注释和关键日期》;之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排练》 《提前和准时》《我不感到惋惜吗》《老态龙钟的小姑娘》《拉萨路的复活》《请像孩子们一样》(该作品于2008年进入俄语布克奖短名单)以及获得2014 年度布克奖的《返回埃及》等。其中,《提前和准时》《紧跟着:一种纪事及其思想、注释和关键日期》《排练》《我不感到惋惜吗》等均以单行本形式由出版社出 版发行。除了小说家身份之外,沙洛夫还是一位随笔作家和历史学家。
关于作品的名称,弗拉基米尔·沙洛夫这样说道:“为什么小说取名《返回埃及》?果戈理是深受《圣经》影响的作家,于是我觉得,在走出埃及的时 候,我们在某个时刻又掉转头去,往回走了,结果又回到了埃及。在我的观念中,20世纪的历史就是一段返回埃及的历史”。显然,《返回埃及》一书的书名源于 《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圣经》记载,埃及人在出埃及之前,长期遭受埃及法老的奴役与迫害,后来摩西等人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率领埃及人逃离埃 及,踏上拯救之路。小说《返回埃及》叙述了与19世纪经典作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有亲缘关系的一个家庭,其不同成员在20世纪所遭遇的各自不同 的命运。他们经历了20世纪俄罗斯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在苏联时期感到非常迷惘,几代人的命运相互交织。十月革命前他们每年都要聚集在一起,革命 后,有的人死去了,有的人离开了,还有的人隐匿起来了。小说主人公之一——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第二,与19世纪古典作家果戈理完全同名,他经历 过二战集中营,在哈萨克斯坦参加旧礼仪派,并一心渴望续写其先祖果戈理的著作《死魂灵》,目的是使俄罗斯能够出现另外一条拯救之路。因为,按照主人公及其 亲戚们的观点,如果他们的先辈当年将自己的著作《死魂灵》写完的话,那么,俄罗斯的历史将会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如果他们能续写完成《死魂灵》第二部、第 三部的话,那么,他们相信,俄罗斯这辆三套车一定会直达美好幸福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