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洛夫在书中没有再现历史的画面。主人公努力倾听那些认为自己所处的现实比常人所认为的要更复杂、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更可怕的人的声音,试图理解时代,找到其意义。
至于这部作品的主旨,作者弗拉基米尔·沙洛夫指出,“我的书讲述的是:长诗《死魂灵》被理解为是俄罗斯的历史,这是一部书信片段体小说,具有独 特的对话。我很希望,这部书能在当代读者中得到回应。”在解释如何选择小说《返回埃及》的主题时,他说,“有时我觉得,果戈理之后整个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 种续写第二部、第三部《死魂灵》历史的尝试”。沙洛夫还补充说道,未完成的小说——这是一种可怕的诱惑,面对这种诱惑,文学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这如同 未完成的启示录。似乎,如果这部小说被写完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应该如何生活”。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作家得出结论:《死魂灵》第三卷是不可能出 现的。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称,创作这部小说花费了5年多的时间,其间,“我追随着自己的主人公们,‘拉紧缰绳’,他们不断变化,与此同时,我本人就会感到 不太适应。”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沙洛夫的作品并没有丝毫的商业气息,他被认为是能够催生智慧的大师。沙洛夫的作品大多是历 史、宗教与现实等各种因素的交织融合,无论是《排练》《提前和准时》还是《拉萨路的复活》《请像孩子们一样》等均是如此。他善于将历史现实与幻想因素结合 在一起,将历史学家的论着变成充满神秘幻想因素的作品。其小说旨在向读者提出某些重大、迫切但又难以解决的永恒问题,即个人参与历史生活并且在与历史“照 面”后所应该肩负的责任问题。具体来说,其创作大多涉及历史与个人、自由与权力、善与恶等等二元对立因素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均是文学中不断被提及的永 恒主题。这种创作特点反映了作家沙洛夫对自己民族过去历史、当代生活的体悟及其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出作家对当代俄罗斯不同历史时 代更替的实质及其后果的深入思考与睿智理解。他在作品中引领读者跟随自己的主人公进入隐秘幽暗的历史深处,进入科学与幻想交界的结点。正是在这种近乎虚幻 的境界中作家试图探寻历史上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的真正根源。另外,引人入胜的情节、新颖的见解、神秘的事件——这使得沙洛夫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读者的极 大兴趣与特别关注。
沙洛夫是当代俄罗斯创作特点最复杂的作家之一。其实,理解其作品的难度并不在于书中人物的对话和作者所进行的修辞试验,也不在于书中所用语言和 所描述事件的乖谬,而在于作者的思想具有特别的深度,令人不可思议。因此,沙洛夫的任何一部小说都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阅读沉思、细细品味;而且在阅读 过程中,文本似乎会逐渐攫住读者的心灵。这对于习惯于阅读简短的新闻和人物对话的当代读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抵触甚至是反抗,这些都是阅读沙洛 夫作品一开始会出现的反应。想要深入领会沙洛夫的哲学和诗学,值得读者花费一定时间并经受某些不适。而且,沙洛夫是一个具有严肃责任感的作家,他非常重视 与读者的心灵“对话”和“交流”。他说,“我不是一个被宠坏了的人,对于我来说,每一个读者都是礼物。当你写作的时候,当然,不是为了读者,而是只为自己 本人,因为自己——这是惟一一个哪怕是相对了解和懂你的人。如果突然有人对你写的东西感到亲切易懂,于是他开始与人谈论,谈论他的生活、命运及其对世界的 理解——这是一份很大的礼物。对此我非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