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网络自制剧迎来规模化爆发,据艺恩咨询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中旬上线的就有54部之多,其中《探灵档案》《灵魂摆渡》《暗黑 者》《匆匆那年》等剧动辄就有数亿次的访问量,影响力直逼电视剧。传统电视剧制作机构也看到了其市场潜力,纷纷与视频网站结成战略联盟,在资金、技术、创 作层面互通有无。因此,2014年被业界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相比传统电视剧,网络剧的准入门槛较低,制播自由度更大。制作过程可以充分考虑网民的观 看诉求,甚至可以以网民的集体意志决定剧情的走向、人物的命运和演员的阵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实现了创作者和粉丝的互联互动,真正彰显 互联网思维的魅力。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已经播出的网络剧大多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不高,仍以色情、血腥、暴力等作为卖点。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网络 剧只能是电视剧的山寨款,视频网站也只是电视剧的播出平台。
台网互动播出,成为2014年电视剧传播方式的新常态。在新兴媒体的强势来袭下,传统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被网络快速分流,使电视剧制作 者意识到,只有与网络媒体协同作战,才能把流失的观众锁定,获取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电视的线性播出方式使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固定化,而网络点播的方式则更加 灵活随意,这些原因促使越来越多观众选择网络追看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观众与电视的约会意识,选择台网同步播出无疑为电视剧扩大受众基数、获取资本 收益提供了一条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而《爱情公寓》等网络剧在获取了高点击率和美誉度的同时,也开始登陆电视播出平台。
电视剧创作虽然形成了高原,却很难打造出称得上高峰的经典之作;都市生活、古装武侠、战争风云仍然是荧屏主流;一些潜藏在类型剧创作中的不良趋势依然存在;“一剧两星”政策给产业格局带来挑战……2014年电视剧行业的老问题和新趋势值得关注。
从《大丈夫》《爷们儿》《团圆饭》《生活启示录》到《一仆二主》《爱情最美丽》,在2014年的电视荧屏上,以家庭和爱情为主要内容的都市 生活剧创作热情有增无减。这种类型常以都市为背景,或铺陈烟熏火燎的市民日常生活景观,或展现远离各种沉重议题的青春时尚话题,获得了观众的青睐。然而, 也有一些剧作要么过度追求情节的大起大落而使故事内容单调、人物性格极端,要么在豪门恩怨、香车美女的宅斗中乐此不疲,用奢华的物质呈现和颓废的精神世界 来放大人性的阴暗面,而远离真实的现实生活,导致传达的价值观念有所偏颇,都市生活剧这种创作趋势亟须扭转。此外,行业剧崛起,《产科医生》《青年医生》 《我和我的他们》等医疗题材和《金牌律师》《离婚律师》等律政题材热播引起热议。仔细剖析这些作品,大多还是披着行业外衣的都市生活剧,对行业内容表现尚 不专业。但这是一个开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视剧市场需要各种题材类型来充盈,希望这股创作热潮能使行业剧逐渐脱离于都市生活剧的模式,实现类型创作的 成熟稳定。
《古剑奇谭》《神雕侠侣》等剧播出在社会形成热点话题,让古装剧类型在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中继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一些创 作者对所涉及的历史内容缺乏理解,使作品频频出现穿帮硬伤,有的则直接戏说或架空历史,沦为依靠偶像演员的收视号召力、包裹着古装躯壳的现代爱情剧,失去 了古装剧独有的历史厚度和侠义豪情。在资本运作和商业逻辑的驱使下,个别创作者在剧作中体现雷人气质,甚至以抄袭搏出位,试图以恶评如潮来博取观众注意 力,陷落到“观众骂得越狠,收视率就越高”的谶语之中无法自拔。但观众的艺术品位不断提高,终将对这种缺乏思想力量的作品产生审美疲劳。要实现可持续发 展,古装剧必须坚守主流价值取向和严肃的原创精神,跳出玄幻、戏说、宫斗的漩涡,将视野更多地转向创作《大秦帝国》系列之类具有深度和底蕴的历史正剧上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