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原创剧目中,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长夜》引人关注,此剧由李宝群编剧,查明哲导演。它揭示了新时期以来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快速致 富的世态人心,给普通的底层民众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情感压力。当年,作为小包工头的大哥,带领他的农民兄弟进城承包工程,在建楼房失火倒塌后,大哥受伤身 亡,虎子被抓坐牢。嫂子在县城边开了家饭店“月儿楼”,这里成为当年的兄弟们的聚会之地。如今,心黑手辣的崔二哥已经成了大款,发了财又面临三角债的佟老 三又遇到资金难题,他俩都想娶嫂子为妻,可是嫂子却一直满怀心事。嫂子把他们召集回来,是因为虎子在这一天刑满出狱。被放出来的虎子满腔愤恨,要向当年陷 害他的人复仇。可是嫂子说出当年秘密:层层转包后的工程毫无利润,大哥只好亏心购进劣质建材,结果楼房倒塌,害人害己。嫂子决定卖掉“月儿楼”,给大家一 个补偿。而这帮农民兄弟突然意识到,总有些情分不能割舍,因此,他们要合力保住“月儿楼”。全剧结合嫂子哼唱的东北小调《月牙五更》,显示着社会大众对心 灵忏悔、自我救赎的渴望。尽管还有风,还有雪,还有夜;但是天上有明月,世上有人心,因此人们总有信心走出长夜。
书写民族的历史记忆
9月18日是一个撩起民族痛感的日子,孟冰编剧、林兆华导演、北京人艺的话剧《公民》在首都剧场首演。这个戏的结构、场面、叙事模式,与传统的 戏剧体系不同,它把末代皇帝溥仪的自我追索、灵魂反诘、斑驳思绪与现实境遇叠加在一起,让他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穿梭,形成一种迷离恍惚却色调浓郁的舞台镜 像。它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是以现实笔触描摹出的溥仪后半生的生命轨迹,即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特赦后的溥仪,在新中国的社会环境里逐渐被改造成公民的过程; 二是以溥仪与鬼魂的对话,展示他对宫廷生活的追忆,以心灵自语的方式,反映出帝制旧梦在他心头萦绕,像挥之不去的魅影,占据了他惶惑、懵懂、迷惘的心境。 在现实层面,溥仪完成了自我身份从皇帝到公民的喜剧性转变;而在意识层面,其不断追溯在宫廷生活中身心被钳制、被异化、从男人到非男人的悲剧性。
9月26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抗日史诗剧《祖传秘方》在沈阳首演,此剧以1933年至1934年日伪时期的沈阳北市场为背景,展现祖传名医卜 振堂及其医馆“正德堂”的传奇经历:卜家是满族正白旗旺族,祖上世代为医,持有14代相传、300多年验证的专治红伤外创的祖传秘方金刚散。在战争时期, 金刚散既是义勇军的救命良药,也是日本鬼子的觊觎目标。良医卜振堂与义勇军团长邵正刚曾在江湖结怨多年,但在外敌压境之际,两人逐渐走近,相互信任,弃私 仇而取公义,从惺惺相惜到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卜振堂为保住药方,自行清理门户,清除自家的腐败变质分子,而让药方留与正心正德之人,造福后世。《祖传秘 方》不仅塑造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正面形象,讴歌了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捍卫者的高尚品格,展现了崇德、尚武、信义、弘道的人物群像,而且展现了超越血脉宗亲 的民族之爱,在戏剧情节中,医道、人性、亲情、乡愁紧密交织,人物的命运轨迹和人生遭际颇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