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代表作品选读

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代表作品选读

2015-10-10 11:06:28

来源:新华悦读

  举个例子,有个坑蒙拐骗的人来到战场,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抓一个“杜赫”能得多少兑换券。一个“杜赫”价值八张兑换券。两天以后,卫戍区附近尘土飞扬,他带来两百名俘虏。有个朋友央求道:“卖给我一个,给你七张兑换券。”“乖乖,看你说的,我买一个还花了九张兑换券呢!”

  有人讲一百次,我们就能笑上一百次。任何一件无聊的事,都能让大家笑破肚皮。

  有个“杜赫”在躺着看字典。他是神枪手,他看见一个人肩上扛着三颗小星星,是上尉—价值五万阿富汗币,砰的一枪!一颗大星星,是少校—价值二十万阿富汗币,砰的一枪!两颗小星星,是准尉,砰的一枪!到了夜里,首领开始按人头付款:打死了一个上尉—发给阿富汗币,打死了一个少校—发给阿富汗币。打死了……什么?准尉?你把咱们的财神爷给打死了,谁给咱们发炼乳、发被褥?把他吊死!

  关于钱的问题谈得很多,谈得比死还多。我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回来,只带回从我身上取出的一个弹片,仅此而已。有人在打仗时窜进村子……拿走了瓷器、宝石、各种装饰品、地毯……有人花钱买,有人用东西换……一梭子子弹可以换一套化妆品:送给心爱的姑娘用的眉笔、香粉、眼影膏。出售的子弹用水煮过……煮过的子弹出膛时,不是射出去而是吐出去,用这种子弹打不死人。一般都是弄一个铁桶或者一个脸盆,把子弹扔进去,用水煮上两个小时。煮好了,晚上拿着这些子弹去做买卖。指挥员和战士、英雄和胆小鬼,都从事这种生意。食堂里的刀子、勺子、叉子、碗和盆常常不翼而飞,兵营里的水碗、凳子、锤子总是不够数,自动步枪的刺刀、汽车的镜子、各种各样的零件、奖章……什么都出售……商店什么都收购,甚至从兵营驻地运出去的垃圾,如罐头盒、旧报纸、锈钉子、破烂胶合板、塑料小口袋……出售垃圾按车计算。这场战争就是如此……

  我们被叫作“阿富汗人”,成了外国人。这是一种标记,一种记号。我们与众不同,我们是另一种人。哪种人?我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是英雄还是千夫所指的浑蛋?我也许是个罪犯,已经有人在议论,说是犯了一个政治错误。今天还在悄悄地议论,明天声音就会高些。可是我把血留在那边了……我本人的血……还有别人的血……给我们颁发了勋章,但我们不佩戴……将来我们还会把这些勋章退回去……这是我们在不真诚的战争中凭真诚赢得的勋章……

  • 相关阅读
  • 马云油画处女作拍出3600万港元 全部捐出做环保

      马云和曾梵志共同创作的油画《桃花源》。 阿里巴巴供图  为带动更多人关注桃花源基金会的公益事业,马云献出了自己的油画处女作。10月4日晚,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马云和画家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以...

    时间:10-10
  • 茅盾文学奖标签拉高小说销量

      自四年一届的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公布后,图书市场也刮起了一股文学热潮。据报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在获得...

    时间:10-10
  • 译者高莽忆诺奖得主:她这条路子和别人不太一样

      昨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消息传来,高莽展示他翻译的《锌皮娃娃兵》,扉页上的作家漫画像出自高莽之手。新京报记者 李昶伟 摄  阿列克谢耶维奇  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晚上七点钟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那一刻...

    时间:10-10
  • 专家谈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很奇怪 争议性太大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至今已出版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等。  新京报讯 (记者柏琳)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

    时间:10-10
  • 李敬泽:诺奖证明新闻写作同样可以抵达不朽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公寓接受记者采访。  【聚光灯·诺贝尔文学奖】  昨晚七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前,阿...

    时间:10-10
  •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公布

      资料图: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为...

    时间:10-10
  • 新闻人物: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

      资料图 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曾多次获奖 ...

    时间:10-10
  • 口述史,成就了阿列克西耶维奇这位“丘吉尔第二”

      相对于简单而机械的事实而言,人脑海中的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其实更接近事实真相。为什么要重复那些事实——正是它们掩盖了我们的情感。令我着迷,念念不忘的也恰恰正是这些情感的演变历程,以...

    时间:10-10
  • 白俄罗斯女记者夺诺贝尔文学奖 阿来:我猜对了!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  阿列克西耶维奇1948年5月31日出生在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现...

    时间:10-10
  • 红学大家京城议红楼:经典永远不过时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 曾鼐 摄  “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9日在京举行,将持续3天。图为研讨会现场,91岁高龄的中国红学家冯其庸发...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