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中国核潜艇秘闻:赫鲁晓夫拒绝援助

2010-05-27 21:21:27

来源:东北新闻网

  老军工专家武杰回忆:我被分配到修造部“造船技术研究室”工作,负责核潜艇总体设计,由修造部薛宗华副部长兼任主任。这在当时海军里是“天字第一号”的绝密工程,连海司直属机关的负责人也不知道。有位负责人在海直机关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谈工作时,无意中讲出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代号,其实仅仅是个代号,其他的什么也没讲,但这也捅了大娄子,立刻被免职。

  聂荣臻签发“尚方宝剑”

  当时的核潜艇设计完全是“纸上谈兵”,因为就是白纸一张,什么也没有。我们去参观过由苏联援建的我国第一座核试验反应堆,可到那儿一看,我才发现,那样的反应堆根本就不能上艇,核潜艇装备也没有。当时我们仿制苏联导弹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鱼雷更不用说,别看鱼雷是老兵器,但制造难度相当大,现在世界上能独立设计制造鱼雷的国家连十个也超不出去,远比能造导弹的国家少得多。另外潜艇的通信、导航都是空白。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再加上苏联撤走专家,使我们没有力量同时支撑原子弹、导弹与核潜艇三个大摊子。严峻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先搞“两弹”,核潜艇研制工作暂停。核潜艇工程开始进入冬眠期。

  1965年3月20日,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宣布核潜艇研制重新上马。701所所长陈佑铭奉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简称“七院”)院长于笑虹将军之命,从外地赶到北京报到,担任09工程(即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但谁都没有想到,正当研制工作突破重重难关进入攻坚阶段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1967年1月全国性的“夺权”风暴以后,船舶工业各工厂、科研单位普遍陷入瘫痪状态。核燃料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武斗,核潜艇反应堆燃料棒的生产被迫中断。1967年6月25日,有关核潜艇的秘密会议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核潜艇研制单位的三百多位厂长、所长、党委书记及专家、技术人员等,济济一堂。他们中很多人是从批斗会场赶来的。9时多,聂荣臻在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的陪同下,气宇轩昂地走进会场。很长时间没穿军装的聂荣臻元帅特意穿上一身崭新的军服,显得更加威风凛凛。元帅的话掷地有声:核潜艇工程是关系着国家安危大计的重要工程。这一工程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是党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任何人都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研究院、所、生产车间,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这项工程,不能等!不准停!必须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聂荣臻会后又签发了一份《特别公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军委发出的第一个“特别公函”,要求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核潜艇研制工作。这是一把“尚方宝剑”啊,是中央军委给核潜艇工程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的最大支持!

  所有被迫停产的工厂、科研所都逐步恢复了工作。核潜艇技术工艺复杂,一艘核潜艇就是一座浮动的海上科学城。一艘核潜艇的发电量可以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据统计,建造第一艘核潜艇所需的材料有一千三百多个规格品种,装艇设备、仪表和附件有两千六百多项、四万六千多台件,电缆三百多种、总长达九十余公里,管材二百七十多种、总长三十余公里。参与这些材料设备的研究、设计、试验、试制和生产的计有两千多家工厂,协作规模之大在中国造船和军工史上都是空前的。

  美国人折腾十多年的难题,中国人几年就拿下

  核潜艇工程的核动力装置由核动力研究所负责研制,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是彭湃烈士的儿子彭士禄。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早阅兵发生于40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

    时间:05-28
  • 八路军与新四军中真实的“顺溜”

      在八路军与新四军中,不乏善射者,也就是如今意义上的狙击手,但当时不这么叫,我军统称这些善射者为“神射手”。他们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往往显示出惊人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出没在山...

    时间:05-27
  • 黑虎敢死队:猛虎组织的女人体炸弹

     她们年龄均在20岁左右,身着迷彩服,头戴黑帽,手持冲锋枪,身捆炸药包,脖子上挂着一个氰化物瓶子,随时准备受命为自己的理想去献身。她们就是斯里兰卡“猛虎”组织中最令人畏惧的黑虎女敢死队员,人称...

    时间:05-27
  • “飘炸”美国: 二战日本的气球炸弹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专家向日本军部呈上一份建议书和一张气球炸弹的设计图。他发现,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日本和...

    时间:05-27
  • 揭秘:二战德国版“拯救大兵瑞恩”

      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

    时间:05-27
  • 红军抢渡大渡河撑起第一杆的船工

    插图:仓小宝  一寻老船工:红军敲开了帅士高的家门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在云南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后,到达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天险,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

    时间:05-27
  • 美籍华侨抗战中击落多架日机

      抗战期间,华侨飞行员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据统计,抗战前夕及战时陆续回国投效的华侨飞行员人数很多,仅美国一地即有200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位华侨血洒长空,为国捐躯。图为(左起)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

    时间:05-27
  • 毛主席特批不用敬军礼的将军

      1960年7月1日,解放军著名将领、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工作劳累、疾病突发逝世。一颗耀眼的将星过早地陨落了。他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谭政大将书献的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rdqu...

    时间:05-27
  •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4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村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年仅16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赌注。终日浪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十里...

    时间:05-27
  • 民党如何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晋察冀边区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