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明朝如何防豆腐渣工程:刻上官员名字

2010-05-27 21:39:42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0年1月7日,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窑砖上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窑砖出了质量问题,可以立即最查到责任者。

  “豆腐渣”工程的危害,明朝人就有深刻认识了。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窑砖上刻有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窑砖出了质量问题,可以立即最查到责任者。

  “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洪武七年八月。”这块青色窑砖睡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东南角600多年,但一直以来因为普普通通而并不引起游人注意。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7日考证,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仅发现这一块。其余窑砖多为清朝咸丰年间留下来的窑砖。

  明朝窑砖目前仅发现一块

  “这块窑砖从明朝洪武年间到现在,见证了长沙600多年历史。”冯建平介绍,天心阁下的一段古城墙已定格为长沙古城墙的唯一遗存实物。古城墙全长共251米,高为13.4米,顶面宽为6.1米,长度大约为古代长沙城墙全长的三十五分之一。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仅发现这一块明朝窑砖。

  保存了600多年的明朝青色窑砖还完好无缺,实属不易。“这一段城墙差点被全部毁掉,是因为有一帮文人阻扰,才有今天的存在。”冯建平说,这是长沙历史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窑砖刻上官员名字保证质量

  明代以前,长沙的城墙均为土筑,到明初已年久失修,毁坏不堪。到明朝洪武五年间(1372年),才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缮工作。这一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现在唯一留下的这块窑砖,正好是明朝洪武年间将土城墙更换为窑砖城墙时,留下的一块。窑砖长大约为0.5米,宽大约为0.18米,重大约为10公斤。

  为什么古城墙上的窑砖刻上了年份和制作者呢?冯建平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相当于官窑和责任制。谁建的谁负责,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窑砖是哪些人制作的,质量如何。

  发现明朝或更早窑砖有奖励

  今天在古城墙上所能见到的窑砖,绝大部分都是清朝烧制的。

  长沙市民和外地游客如果游览天心阁时发现古窑砖,可直接与天心阁管理处取得联系。最先发现并提供信息者,天心阁管理处将予以奖励。

  相关链接

  长沙古城墙演变史

  冯建平考证,长沙土城墙2200年前就已存在。

  隋唐时期,长沙古城墙的西城墙在湘江边,东城墙在浏城桥至天心阁一带,南城墙在今南门口一带,北城墙在今潮宗街与营盘路一带。

  宋代的长沙城垣格局最终完全确定,范围为南止城南路,北止湘春路,东枕龙伏山,西邻湘江。

  明朝洪武五年间(1372年),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缮工作。

  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城以后,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对古城墙进行过多次修缮。进入光绪时期,城墙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

  上世纪20年代,随着近代社会不断发展,长沙的部分古城墙不仅已失去了其军事战略价值,还对扩大城市、繁荣商贸产生了障碍。为此,从清末至民初,政府就多次决议要拆除城墙,1924年开始实施这一工程。拆除工作接近尾声时,仅留下了天心阁这一小段城墙未拆。

  “追溯其中原因,不得不提到湖南名士曹典球。”冯建平说,当时政府提议将天心阁古城墙一并拆除,当时的市政筹备处负责人曹典球先生挺身而出,力陈利弊,并慷慨声言,要“睡在城墙上,与城墙共存亡”,得到了当时众多有识之士的拥护。经过再三呈请,政府才最后决议保留天心阁下城墙,修改环城马路规划,将原拟拆除天心阁后开辟的路段改为绕城墙而过。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早阅兵发生于40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

    时间:05-28
  • 八路军与新四军中真实的“顺溜”

      在八路军与新四军中,不乏善射者,也就是如今意义上的狙击手,但当时不这么叫,我军统称这些善射者为“神射手”。他们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往往显示出惊人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出没在山...

    时间:05-27
  • 黑虎敢死队:猛虎组织的女人体炸弹

     她们年龄均在20岁左右,身着迷彩服,头戴黑帽,手持冲锋枪,身捆炸药包,脖子上挂着一个氰化物瓶子,随时准备受命为自己的理想去献身。她们就是斯里兰卡“猛虎”组织中最令人畏惧的黑虎女敢死队员,人称...

    时间:05-27
  • “飘炸”美国: 二战日本的气球炸弹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专家向日本军部呈上一份建议书和一张气球炸弹的设计图。他发现,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日本和...

    时间:05-27
  • 揭秘:二战德国版“拯救大兵瑞恩”

      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

    时间:05-27
  • 红军抢渡大渡河撑起第一杆的船工

    插图:仓小宝  一寻老船工:红军敲开了帅士高的家门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在云南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后,到达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天险,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

    时间:05-27
  • 美籍华侨抗战中击落多架日机

      抗战期间,华侨飞行员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据统计,抗战前夕及战时陆续回国投效的华侨飞行员人数很多,仅美国一地即有200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位华侨血洒长空,为国捐躯。图为(左起)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

    时间:05-27
  • 毛主席特批不用敬军礼的将军

      1960年7月1日,解放军著名将领、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工作劳累、疾病突发逝世。一颗耀眼的将星过早地陨落了。他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谭政大将书献的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rdqu...

    时间:05-27
  •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4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村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年仅16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赌注。终日浪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十里...

    时间:05-27
  • 民党如何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晋察冀边区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