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八路军与新四军中真实的“顺溜”

2010-05-27 22:12:24

来源:东北新闻网

  孙存于觉得形势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敌人的狙击手干掉,但敌人的狙击手在哪呢?必须先找出位置。他观察了牺牲的同志中弹的位置,发现枪弹都是从东南方打来的,便第一时间想到了那幢独立的房子。就在他观察那幢房子的同时,敌方狙击手也发现了他,“叭”的一枪打了过来。孙存于反应快,头一偏,子弹沿着耳朵边蹭了过去。孙存于大怒:“也让你领教下老子的枪法!”由于不能露头,他想了个点子,把一顶帽子用步枪挑着,略露出沟沿一点,自己隐蔽在一边,瞄准了那幢房子。敌人果然上了当,露头向那顶帽子射击,孙存于抓住机会,“啪!”只一枪,便击中了敌人,把他打得沿着房檐咕噜咕噜滚了下去。

  孙存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估摸着敌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块绝佳的狙击阵地的。他气定神闲,继续监视着屋顶。果然,不一会儿,一顶钢盔慢慢露了出来,但只露了一下就不动了,孙存于没有打草惊蛇,继续耐心等待。当敌人终于耐不住,整个头颅都暴露出来后,“啪!”又是一枪,这个日军也回日本见天照大神了。

  敌人还是没有死心,派出了第三个狙击手,但命运和前两个一样,都被孙存于一枪毙命。孙存于只用了3颗子弹,便镇住了敌人,直到战斗结束,没有一个日军再敢爬上屋顶。在当时,他的英雄事迹极大鼓舞了广大新四军指战员的斗志。

  神奇射手——宋岭春

  宋岭春,1925年1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蟠桃区大杨召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幼年时不怎么喜欢说话,但却喜欢观察,近到脚下的蚂蚁,远到几百米开外的大山,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还酷爱打弹弓、投石子,从近到远,再到更远。渐渐地,宋岭春发现,那些要打的目标,如果注意力够集中,即使再远也能看到,就像一个黑点,在不断放大,所以,即使再远,他也能命中,村里的孩子都叫他“神射手”。再大一些后,宋岭春常常跟随老猎人去山里打猎,有时伏在灌木丛中蹲点,不管雨雪寒暑,一蹲就是几天。老猎人告诉他,一个真正好的猎人在狩猎中要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雷打不动,见到猎物时能气定神闲、人枪合一,枪就是人,人就是枪,一枪毙命。并且还告诉他平时要拿细小的东西练眼力,所以,宋岭春常在蚊帐上用细线绑只蚊子,没事时就练眼力。

  1942年3月,宋岭春参加了八路军,他所在的部队先是山东军区平度县蟠桃区区中队,然后是平度县大队。战斗中,他常常一枪就能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都称赞他“打得准、投得远、跑得快”。1943年,宋岭春仅打冷枪就消灭了23个日军。由于他幼年射击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苦练,以及实战的锤炼,终于练就出一身“神射手”的硬本领,留下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1943初冬一个晴朗的早晨,已是西海独立团五连副班长的宋岭春正在山头放哨。突然,有4架日机从西面的山头飞来,并沿山谷轰炸扫射。由于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部,所以,日军的飞机经常在这一带轰炸扫射。战士们都迅速隐蔽到沟壑之中,宋岭春也迅速隐蔽在山坡的草丛中,但与其他战士不同的是,宋岭春是仰面躺着,因为他觉得这样隐蔽有好处,可以看到飞机的一切行动,而且要是趴着被敌人打到也太窝囊。

  敌机不断沿山坡低空扫射轰炸,气焰甚是嚣张,仿佛是对我军防空力量的蔑视。宋岭春目不转睛地盯着敌人的飞机,发现飞机的高度不断降低,速度也减得很慢,能清楚地看到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他突然有了想开枪的冲动。

  当时部队有规定,凡遇到敌机轰炸,必须隐蔽好,不得擅自暴露目标,以免给我方带来更大的伤亡,而且用步枪打飞机,简直是天方夜谭。另外,宋岭春对飞机的构造也是一无所知,光知道它在天上飞,可不知该打哪里。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早阅兵发生于40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

    时间:05-28
  • 黑虎敢死队:猛虎组织的女人体炸弹

     她们年龄均在20岁左右,身着迷彩服,头戴黑帽,手持冲锋枪,身捆炸药包,脖子上挂着一个氰化物瓶子,随时准备受命为自己的理想去献身。她们就是斯里兰卡“猛虎”组织中最令人畏惧的黑虎女敢死队员,人称...

    时间:05-27
  • “飘炸”美国: 二战日本的气球炸弹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专家向日本军部呈上一份建议书和一张气球炸弹的设计图。他发现,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日本和...

    时间:05-27
  • 揭秘:二战德国版“拯救大兵瑞恩”

      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

    时间:05-27
  • 红军抢渡大渡河撑起第一杆的船工

    插图:仓小宝  一寻老船工:红军敲开了帅士高的家门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在云南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后,到达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天险,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

    时间:05-27
  • 美籍华侨抗战中击落多架日机

      抗战期间,华侨飞行员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据统计,抗战前夕及战时陆续回国投效的华侨飞行员人数很多,仅美国一地即有200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位华侨血洒长空,为国捐躯。图为(左起)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

    时间:05-27
  • 毛主席特批不用敬军礼的将军

      1960年7月1日,解放军著名将领、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工作劳累、疾病突发逝世。一颗耀眼的将星过早地陨落了。他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谭政大将书献的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rdqu...

    时间:05-27
  •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4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村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年仅16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赌注。终日浪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十里...

    时间:05-27
  • 民党如何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晋察冀边区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