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存于觉得形势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敌人的狙击手干掉,但敌人的狙击手在哪呢?必须先找出位置。他观察了牺牲的同志中弹的位置,发现枪弹都是从东南方打来的,便第一时间想到了那幢独立的房子。就在他观察那幢房子的同时,敌方狙击手也发现了他,“叭”的一枪打了过来。孙存于反应快,头一偏,子弹沿着耳朵边蹭了过去。孙存于大怒:“也让你领教下老子的枪法!”由于不能露头,他想了个点子,把一顶帽子用步枪挑着,略露出沟沿一点,自己隐蔽在一边,瞄准了那幢房子。敌人果然上了当,露头向那顶帽子射击,孙存于抓住机会,“啪!”只一枪,便击中了敌人,把他打得沿着房檐咕噜咕噜滚了下去。
孙存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估摸着敌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块绝佳的狙击阵地的。他气定神闲,继续监视着屋顶。果然,不一会儿,一顶钢盔慢慢露了出来,但只露了一下就不动了,孙存于没有打草惊蛇,继续耐心等待。当敌人终于耐不住,整个头颅都暴露出来后,“啪!”又是一枪,这个日军也回日本见天照大神了。
敌人还是没有死心,派出了第三个狙击手,但命运和前两个一样,都被孙存于一枪毙命。孙存于只用了3颗子弹,便镇住了敌人,直到战斗结束,没有一个日军再敢爬上屋顶。在当时,他的英雄事迹极大鼓舞了广大新四军指战员的斗志。
神奇射手——宋岭春
宋岭春,1925年1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蟠桃区大杨召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幼年时不怎么喜欢说话,但却喜欢观察,近到脚下的蚂蚁,远到几百米开外的大山,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还酷爱打弹弓、投石子,从近到远,再到更远。渐渐地,宋岭春发现,那些要打的目标,如果注意力够集中,即使再远也能看到,就像一个黑点,在不断放大,所以,即使再远,他也能命中,村里的孩子都叫他“神射手”。再大一些后,宋岭春常常跟随老猎人去山里打猎,有时伏在灌木丛中蹲点,不管雨雪寒暑,一蹲就是几天。老猎人告诉他,一个真正好的猎人在狩猎中要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雷打不动,见到猎物时能气定神闲、人枪合一,枪就是人,人就是枪,一枪毙命。并且还告诉他平时要拿细小的东西练眼力,所以,宋岭春常在蚊帐上用细线绑只蚊子,没事时就练眼力。
1942年3月,宋岭春参加了八路军,他所在的部队先是山东军区平度县蟠桃区区中队,然后是平度县大队。战斗中,他常常一枪就能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都称赞他“打得准、投得远、跑得快”。1943年,宋岭春仅打冷枪就消灭了23个日军。由于他幼年射击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苦练,以及实战的锤炼,终于练就出一身“神射手”的硬本领,留下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1943初冬一个晴朗的早晨,已是西海独立团五连副班长的宋岭春正在山头放哨。突然,有4架日机从西面的山头飞来,并沿山谷轰炸扫射。由于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部,所以,日军的飞机经常在这一带轰炸扫射。战士们都迅速隐蔽到沟壑之中,宋岭春也迅速隐蔽在山坡的草丛中,但与其他战士不同的是,宋岭春是仰面躺着,因为他觉得这样隐蔽有好处,可以看到飞机的一切行动,而且要是趴着被敌人打到也太窝囊。
敌机不断沿山坡低空扫射轰炸,气焰甚是嚣张,仿佛是对我军防空力量的蔑视。宋岭春目不转睛地盯着敌人的飞机,发现飞机的高度不断降低,速度也减得很慢,能清楚地看到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他突然有了想开枪的冲动。
当时部队有规定,凡遇到敌机轰炸,必须隐蔽好,不得擅自暴露目标,以免给我方带来更大的伤亡,而且用步枪打飞机,简直是天方夜谭。另外,宋岭春对飞机的构造也是一无所知,光知道它在天上飞,可不知该打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