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清朝其实很有趣:“王八皇帝”康熙的帝王权术

康熙的帝王权术

2012-07-26 15:25:15

  

psb.jpg

康熙像

  康熙不是王八

  说起来康熙这个人,虽然久负“明君”之望,但实际上,他的心眼比针眼还要小,而且睚眦必报。

  康熙暮年的时候,牙齿都快要掉光了,那时候又没有烤瓷牙,没有假牙,只好任由嘴巴像老太太一样往里瘪……有一天,老头康熙瘪着嘴巴,带一群年少貌美的嫔妃在花池里钓鱼取乐。一个妃子钓到一只鳖,刚一举竿,那只鳖却是聪明得很,张嘴“噗”的一声吐出鱼钩,掉头游进水里逃之夭夭了。妃子受惊,大叫起来:王八尥了!意思是说:有只王八跑掉了……

  皇后却是个勤于思考的人,她琢磨了一下,说:“可能是这只王八没有门牙了,所以咬不住钩子……”说到这里,那妃子趁皇后专注于思考的工夫,急忙扭头向康熙甜甜的一笑,指望能够留下一个好印象,到时候也好“幸御”一下这皇宫里唯一的老头。

  却不曾想,那妃子如此卖弄风情,却惹火了康熙。他认为,皇后说王八没有门牙,是无心之语,可是妃子竟然扭头冲着他笑,这岂不是说他康熙正是一只没有门牙的老王八吗?是可忍孰不可忍,遂将妃子废至冷宫。

  古人说,龙有逆鳞,君心难测;又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像康熙这样的皇帝,忒难侍候了。他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心理上敏感得要命。你说王八,他就怀疑你说他;你不说王八,他就怀疑你在肚子里嘀咕他……这种事情搁在普通人身上,那叫疑心病,应该去看医生;可这事却发生在一位“明君”身上,明摆着,中国人对明君的要求标准,实在是有点太低了。

  除了为人极度敏感外,康熙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喜欢找茬惹事。曾经有一次,康熙忽然把古北口的总兵杨怡斋找来,命令他现场背诵《大学》,可怜杨怡斋也不晓得领导抽的是哪股子邪风,只好硬着头皮瞎背,背了一半,就背不下去了……“陛下,臣忘了。”

  一听说杨怡斋忘了,康熙大喜,曰:“你打小学的课文,咋就忘了呢?”

  杨怡斋道:“工作太忙啊……”心里说,王八蛋才天天背诵小学生课文呢……

  就听康熙道:“你工作再忙,还能有我忙吗?你看我给你背诵一篇……”他往杨怡斋面前一站,吭吭吭一口气把《大学》背诵完了,然后得意洋洋地道:“如何?”

  杨怡斋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康熙是闲极无聊,无事生非,想找个人来歌颂歌颂他,当即歌颂道:“陛下啊,您是天纵奇才,我哪比得了啊。”康熙大喜。

  就因为会背一篇小学生都会背的课文,康熙就乐成这个样子,由此可见此人比较纯真,比较肤浅。这种人,天生的喜欢卖弄,是惹是生非的高手。他只要一听说谁比较厉害,就要和对方较量较量,你不说他天纵奇才,他跟你没完。

  还有一件事,是康熙南巡的时候,地方官出迎,指着随从中的一名百姓代表说:“这个人啊,叫吴廷桢,很聪明的,是我们吴中的才子。”

  康熙一听,“什么?还有人敢跟我比聪明?过来过来。”伸手招呼吴廷桢过来:“你是吴中才子?不是吹牛吧?那什么,你既然是才子,马上赋诗一首,限令只能使用江韵。”

  百姓代表吴廷桢的脑袋“嗡”的一下子就大了,只好绞尽脑汁,曰:“龙舟彩动旗影憧,圣主巡方至越邦……”刚刚曰了两句,康熙就打断了他的诗,说:“不是到越邦,这已经到了吴江了……你接着来。”

  吴廷桢心里那个气啊,心说这个康熙啥人啊,说你到越邦有啥不对啊,你还非得要给弄到吴江去,一咬牙,曰道:“民瘼关心忘处所,侍臣传语到吴江。”这样四句诗一下子圆了回来,康熙笑曰:“还真是吴中才子啊,有一套……”

  总之,康熙这个人,他就是比较喜欢找别人的麻烦,给别人出难题。正是这项超凡的才能,使他晋升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而他这个性格,恰恰也正是他的“帝王策术”的一部分。

psb.jpg  

康熙游江南

  帝王之术的运用

  如果我们把大清帝国的第二届皇帝皇太极、第三届皇帝顺治和第四届皇帝康熙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第二届皇帝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实行的是“集体领导”,领导班子四大巨头并排而坐;而皇太极为了打掉另外三个巨头,煞费了苦心。到了第三届皇帝顺治,情况更是危险,如果不是鳌拜等家臣拼了性命,在议政王公大臣会议上敢跟多尔衮动刀子,皇帝的人选花落谁家,肯定是一个未知数。但等轮到了小康熙的时候,却没有听说有谁闹过什么事,选立康熙,完全是孝庄皇太后和洋鬼子汤若望这两人关起门来一合计,事情就这么定了。

  为什么小康熙登基是如此的顺利?或者说,为什么皇太极和小顺治登基的时候就那么艰难呢?

  这个问题,契因于老汗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喜欢玩的虽然是一言堂,但是他心里还是明白利害是非的,知道集体领导更符合人性,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所以他留下了遗嘱,要求在他死后,建立起八和硕贝勒议会制,实行“集体领导”。正是因为有这么个“集体领导”,所以皇太极才玩得不开心,不过瘾,于是他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最终推翻了这个领导班子,建立起了由他唱独角戏的首长负责制。

  但是百虫之虫,死而不僵,既然满清已经有了“集体领导”的传统,这一传统总会在历史上发生著作用。事实上,正是因为议政王公大臣会议这种领导体制的存在,才阻遏了多尔衮问鼎帝位,最后这枚黑色的果实,落到了郁闷少年小顺治的脑袋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多尔衮为了打掉小顺治利益集团,于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废除了议政王公大臣会议,这就等于解散了议会,实行了多尔衮的完全独裁,他想干啥就干啥了。但是多尔衮还没来得及干啥,就急不可耐地死翘翘了。其结果,是他辛苦栽培的帝王之土,肥沃了小康熙这个小朋友。

  正是因为利益集团都被多尔衮一股脑儿地打破,所以一旦权力出现真空,孝庄皇太后就坐享其成了。她尽可以遂性由心地安排自己喜欢的小娃娃当皇帝,不要说她立了康熙,就算是她立一条狗当皇帝,也不会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来——因为已经没有人还有提意见的权力。

  孝庄皇太后在玩她自己的,而小顺治虽然身死,可也没闲着,临死之前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包括鳌拜在内的“四大顾命老臣”,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重新恢复了“议会”,建立起了一个理性的经营班子,帝国的根基,由此而变得更加牢固。从此小康熙尽可以像他的父亲顺治一样,宫里宫外由着他折腾,怎么个折腾法,权力也不会泄露出去一星半点儿。但即使这样,皇室中也仍然酝酿着新的危机,这危机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如何避免让小康熙也走上他爹的老路?

  没错,小康熙和他的父亲小顺治一样,都是还在吃奶尿床的节骨眼上就被人给抱到龙椅上来了,帝位的尊荣,对于别人来说绝对意味着一种享受,求之而不得。但对于康熙和顺治来说,这皇帝太没意思了,等于是别人强塞给自己的。多美味的东西,强往你嘴里塞,你也不爽……小顺治就是前车之鉴,正是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缺少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奋斗过程,结果居然把他活活郁闷死了。

  譬如彩蝶飞蛾,在它迎来生命的振翅高飞之时,都要破茧而出,软弱的蛹,从坚硬的茧壳中奋力地挣扎着,拼斗着,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如果有人看着飞蛾破茧的过程是如此的吃力,在一边抱打不平,替飞蛾撕开茧壳的话,那么这只飞蛾可就惨了。它飞是飞出来,却飞不高,也飞不快,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哪怕一阵微风吹来,也会吹得它“啪嚓”一声撞在墙壁上,活活撞死……

  大清帝国第三届皇帝顺治,就是这么一只活活撞死在墙壁上的小飞蛾。因为他没有奋斗过,也没有磨炼过,当他面对人生课题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勇气与能力与之对抗,郁闷地蹬腿死掉,这是小顺治的运气。如果他没有死,那么他肯定会在心理严重扭曲的状态下,成为一个暴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摆在孝庄皇太后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如何让小康熙这只没有磨炼过的小飞蛾,迅速地成熟成长起来,成为一个人而非又一个失败者…(腾讯网)

  • 相关阅读
  • 康熙青花辛夷寿石图花觚欣赏

    这件藏品是我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购得,为原纽约戴润斋旧藏。...

    时间:07-18
  • 河北肥乡发现一通清康熙古石碑 记载廉吏于成龙事迹

      记者28日从河北肥乡县获悉,在文物普查统计中,这个县发现一通清康熙年间古石碑,碑文显示为“清康熙三十年孟夏之吉”立,距今已有321年历史。据当地知情老人介绍,石碑是肥乡县及周边人民为纪念...

    时间:04-28
  • 康熙皇帝挽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当年病逝,葬于台南洲仔尾。他的儿子郑经、孙子郑克塽先后继任延平郡王,在台岛继续与满清王朝对峙。康熙帝曾数次派员招抚谈判,谋求和平统一,但均遭拒绝。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

    时间:04-28
  • 康熙亲植丁香花“醉”了游人300年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随着气温的回升,康熙亲植在西安广仁寺景区的一棵丁香,这几天已经早早开出了紫中露白、白中映粉的花儿,浓酽的香气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清代玄烨亲...

    时间:04-01
  • 传小S"精子分离"终怀男胎 Selina或代班《康熙》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9也28日电小S想生第3胎想了1年,终于肚皮有了动静,外传她已怀胎3个月,且透过“精子分离术”一举得男,27日她透过经纪人证实怀孕,但细节今录中天《康熙来...

    时间:09-28
  • 康熙皇后后裔写就《奇书》意找徐克拍电影

    湖南卫视《以一敌百》的节目中,一个率性聪慧的闯关女嘉宾引起网友热议。这个美丽的80后女孩,有着一个非常奇怪的笔名“井上三尺”,而其真实的身份,除了是一位著名的网络作家外,更是地道的满族蓝旗康熙皇后的后裔。...

    时间:07-04
  • 趣谈康熙年间一文钱能买什么

      一文钱,能派什么用场?相信大多数读者对此是没有概念的。即使有概念,也是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在成亨酒店曲尺形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那一文钱,能派什么用场呢?还不够买半碗酒...

    时间:03-31
  • 康熙在近百孙子中为何只与乾隆独处半年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那是康熙生...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