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维世报考了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导演系。
与年轻的林彪相遇莫斯科
孙维世在莫斯科学习期间,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八路军将领,他就是当时的抗日名将林彪。
林彪带领八路军在平型关与日军交战取得胜利,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为之沸腾,他的名字也因此响亮起来。1937年春天,林彪在山西战区再次与日军交战,同样取得胜利。看着缴获的日军武器和押解着的日军俘虏,林彪非常高兴,他穿上缴获的日本军官的大衣,骑着东洋大马兴奋地在刚刚平息的战场上飞奔,连警卫员也被抛在了身后。
此时参战的各方部队正在清理战场。国民党阎锡山部队的士兵远远看见一个日本军官模样的人,骑一匹日本战马飞奔而来,举枪便射。林彪不幸负伤,差点从马背上跌下去,等警卫员赶到时,他的军装已渗出了鲜血。
193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林彪去苏联治伤。莫斯科的许多中国烈士子女邀请林彪去作报告。看着这位为抗日战争作出大贡献的年轻名将,烈士的后代们都很羡慕。
就在这时,林彪认识了孙维世。他们同样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林彪向孙维世谈了很多国内抗战的情况,孙维世很感兴趣。在交往中,两个人很快就熟悉了。
孙维世长得端庄、秀丽,常有笑容,在延安读书时就是学校里有名的美女。在交往中,林彪对她产生了好感,当时曾向孙维世求婚,但被孙维世拒绝了。
1942年林彪回国后,在延安与叶群结婚。
1946年,孙维世在苏联学成归国。周恩来夫妇为安全计,让她取道东北,并告诉她担任东北军政首长的就是林彪,有困难可以找他帮助。孙维世的归来在林彪内心引起了波动。叶群非常不满。后来得知孙维世和好友林利即将来东北解放区开展工作时,叶群甚至冒用李立三的名义发出了一封电报:“孙维世同志,请你为了党的利益,不要来哈,林利可以来。”(林利《往事琐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孙维世怎么也想不到,东北之行为她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红色公主”的事业与婚姻
1949年秋天,北京城阳光灿烂,作为新中国领袖的毛泽东决定出访苏联。夫人江青要求前往,没有得到批准。曾经留学苏联的孙维世却被任命为随毛泽东访苏的翻译组组长,同时兼管访问中的一切机要工作,这令很多人羡慕不已。周恩来在出发前找养女长谈,一再嘱咐她要好好工作。孙维世默默点头,铭记在心。
出访归来,江青找到孙维世,要她谈谈随同毛泽东出访的情况,孙维世拒绝了。她对江青说,这些都是国家机密,没什么好谈的。此后,孙维世成为建国初期可以自由进入中南海的极少数女性之一,就是平时她也可以带人进去,中央领导人和警卫人员决不阻拦。孙维世成了那个时代令人羡慕的“红色公主”。
江青后来曾对孙维世说,你是总理的女儿,我是主席的夫人,我们联合起来力量就很大,要对付那些反对我们的人。孙维世对此大惑不解,她天真地认为,所有住在中南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周恩来夫妇一样地喜欢她,有什么需要“对付”的呢。
建国后,周恩来夫妇根据孙维世所学的专业,将她安排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来又因工作需要调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她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导演成长为总导演、副院长。可以说,孙维世是上世纪50年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她先后翻译了外国名剧《一仆二主》、《女店主》,导演了《保尔?柯察金》、《文成公主》、《马兰花》等很有影响的剧目,同时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创建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她的这些成就令周恩来夫妇十分高兴——唯一不高兴的是,这位“红色公主”在对待恋情时依然倔强、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