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牟利,他竟在首都粮食匮乏、居民普遍挨饿之时,不顾杨坚的禁酒令,“使妾赁屋,当垆沽酒”,让其爱妾租下门面房,开起了酒店,发国难财。有人弹劾刘昉,说他职位很高,“厚禄已淹”,俸禄多了去了,应该知足了。然而他却“规曲糪\之润,竞锥刀之末”,像商人一样追逐酒的利润,追求微末之利(相对于巨万赏赐和极高俸禄,酒的利润还是小的),若不查究,何以整肃官场?杨坚可能是念及刘昉的昔日功劳,下令不予追究,放了他一马。
在登基之前,杨坚就渐渐疏远了刘昉。刘昉自以为立下了开国首功,后被疏远,心中既惴惴不安,又大为不满。于是怨气日盛,与梁士彦、宇文忻搞到一起,开始时只是发发牢骚,后来竟图谋反叛。东窗事发,刘昉及梁士彦、宇文忻都被处死,家被查抄。三家所有财物都被搬到皇宫射殿,杨坚身着素服,命大臣们拿起弓箭,任意射取财物,谁射中,谁就搬回家。杨坚想用这种特殊的做法,让大臣们吸取刘昉等人贪腐、谋反、自取败亡的教训。杨坚独创的这种“廉政教育”方式,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唐朝宰相许敬宗 嫁女娶儿媳挣大钱
唐朝的许敬宗从涟州别驾一直做到宰相,可谓青云直上。但他被世人认为是一个大奸臣,宋朝宋祁写《新唐书》人物传时,将他列入《奸臣传》。
许敬宗其人,最典型、最精彩的一段台词,是在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的关键时刻说的。他说: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就想换妻子。天子富有四海,想立一皇后,臣下说不可以,有什么道理?他的一席话,使高宗下定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决心。许敬宗“于立后有助力”,高宗满意,武则天更满意,投桃报李,不久许敬宗被提拔为宰相。
许敬宗爱财如命,为了敛财,不惜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商品。《新唐书》说:“敬宗饕沓,遂以女嫁蛮酋冯盎子,多私所聘。”“饕沓”,贪得无厌。刘肃《大唐新语》则说:敬宗“又纳资数十万,嫁女与蛮首领冯盎子及监门将军钱九陇(子)”。“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之婚姻,曲为九陇叙其阀阅。”许敬宗将一个女儿嫁给富豪冯盎之子,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本是皇家奴仆、后升监门将军的新贵钱九陇的儿子,动机也是贪图钱财。他嫁两个女儿,得到聘金数十万。
不但如此,许敬宗为儿子娶妻也要捞一把。“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多得赂遗”。人家儿子结婚赔钱,他家赚了大钱。
在唐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而且十分看重门第。京中高官许敬宗嫁女于岭南酋长的儿子及原皇家奴仆之子,当时的人不可理解。于是,有关部门弹劾他,说他为图钱财不惜将女儿远嫁酋长之子。他被降为郑州刺史。
许敬宗既贵且富,不缺钱花。除了俸禄及朝廷的赏赐外,还有很多“黑色收入”。他先后担任过多种官修史书的主编,前后所得赏赐不可胜记。他还不满足,利用编书之职收受贿赂。编书还能受贿?当然能。他在书中给人立传,传主家贿之以重金,他就为人家玩“曲笔”,歪曲事实,过错写成功劳,丑的写成美的。酋长庞孝泰率兵参加对高丽的战争,此人怯懦,吃了败仗,受到敌方嘲笑。许敬宗接受了庞孝泰馈赠的钱财,昧了良心为其美言,说他屡屡破贼,唐朝将领称得上骁勇的,只有苏定方与庞孝泰二人。他的亲家钱九陇,原本是唐高祖的奴仆,许敬宗为他捏造光荣的门第、显赫的功劳,还将他与有名的大臣刘文静等合传。
许敬宗生活奢靡,日常开销极其浩繁。“营第舍华僭,至造连楼,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他的府第特别豪华,超过了朝廷规定的官员住房规格。他家楼连着楼,他让歌妓们在“连楼”上跑马。为了过这样的奢华生活,许敬宗自然要变着法子捞钱。儿女婚嫁成了他捞钱的理由,编书成了他捞钱的机会。(《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