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网友列举最讨厌腰封:"德语课"余华借了舍不得还

网友列举最讨厌腰封

2013-01-25 16:28:30

  资深出版人祝想告诉记者:“盗用名人的名字或者截取某段评语做腰封,这种现象在出版圈确实存在。不过多数图书,确实是通过人情请来名人推荐的。对于请来的名人,出版社一般会封个小红包,根据他们的名气,少则千元,多则万元吧,算是答谢费。很多名人都和出版社有合作关系,朋友找到你帮个忙,名人自然也不好推辞。不过他们究竟会不会看完书再推荐,就看各人的做事原则了。”

  实力派新书“素面朝天”

  尽管理性读者纷纷表示不满,但腰封对于绝大多数读者确实是有影响力的。曾策划过几部畅销青春读物的出版人侯如洋就对腰封持支持态度:“卖啥产品都需要包装广告,腰封用最简练的方法让读者了解一本新书,对于没有较高鉴赏能力的读者来说,腰封能帮他做出决定,它其实是个好东西。”某出版机构营销编辑马小姐也表示:“书店里摆放着几十万本图书,凭什么你的图书能脱颖而出?毕竟有名家推荐的腰封,普通读者还会多看两眼。”

  尽管腰封对很多读者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有一些作者明确地反对腰封。李承鹏曾公开表示:“夸张的腰封犹如山寨手机”。他说,自己的书出版时会要求出版方更换掉夸张的腰封。

  记者发现,近年来出版商正在减少腰封的使用。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梁文道的新作《味道》系列、韩寒的新作《我所理解的生活》,均抛弃腰封,并选择较为素净的封面。而封面上,仅有书名与作者名等基本信息,设计极简,素面朝天。

  网友讨厌的

  八个腰封

  近几年,腰封“天雷滚滚”,在许多理性阅读的读者眼里早就变成了“妖封”。看到夸张不实的腰封,他们甚至会放弃购买这本书。

  记者看到,“豆瓣”网上甚至成立了一个“恨腰封”小组,近3000名书友表示讨厌浮夸的腰封。这个小组的签名直接写道:“拿起一本心仪的好书,常会被横亘的腰封倒了胃口。出版社出于宣传目的搞个腰封吸引眼球无可厚非,但拜托把文字和图片弄得靠谱些。最恨拉上一大帮所谓名家的名字吓唬人的腰封,殊不知,名家都是双刃剑,很多读者也许就因为厌恶名家,反而不买这本书。 ”

  “恨腰封”小组里,网友们列举出自己最讨厌的腰封——

  ■《德语课》:“一部余华借了舍不得还的不朽杰作”

  ■《山楂树之恋》:“王蒙、刘心武、姜文、陈鲁豫……等数十位名人推荐”

  ■《基督山伯爵》:“法国版《越狱》,刘翔的减压书”

  ■《斜阳》:“太宰治 三十九年生命 二十年创作 五次为情自杀 最终情死 无赖派大师 毁灭一派宗师”

  ■《愤青时代》:“韩寒出道的年龄+周星驰无厘头大话+王小波关怀的味道……”

  ■《华莱士人鱼》:“郭敬明:岩井俊二可以说是我的偶像”

  ■《中国好人》:“从三七到刀尔登,酒量更好!文章更妙!中国杂文,鲁迅、王小波之后,幸好还有刀尔登”

  ■《老师的提包》:“郑秀文送给陈琪峰”(长江日报)

  • 相关阅读
  • 腰封是“妖风”还是点睛之笔?

      腰封是“妖风”还是点睛之笔?  前段时间,关于腰封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说它是一股“妖风”,哗众取宠,欺骗读者;也有人说它是点睛之笔,视觉冲击力强,让图书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  ...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