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道光帝一碗片儿汤内务府报价白银万两

道光帝一碗汤内务府报价万两

2013-03-26 17:35:48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2009年12月20日第3版,作者:喻大华,原题:《厉行节俭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没吃上片儿汤并没当回事儿,不料第二天早上,内务府大臣求见,说有重要事情请示,道光帝召见询问,原来是内务府奏请增设专制“片儿汤膳房”一所,提出了近万两白银的开办费。道光帝说,民间一碗片儿汤不过40文制钱,让太监去买就是了,何必增设专门的膳房。

  道光皇帝一生崇尚节俭,他下旨削减了各地的贡品,并将宫廷每年的开销降到20万两;他以身作则,使用的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又规定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为了迎合道光帝,官员们上朝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见了面往往互相哭穷。

  道光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六代君主,其在位的29年间(1821年—1850年),清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拐点上,道光帝一生勤政图治但无力回天。不过,他在位期间崇尚节俭,显示了较好的品德素养。

  在中国历史上,天子号称“富有四海”,享尽人世间的尊荣富贵,但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称首屈一指。

  道光元年(1821年),初登大宝的道光皇帝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停止各省向皇家进贡。按照以往的惯例,各地官员每年要定期向皇室进贡本地的土特产,如福建的荔枝、江西的春笋、云南的药材、浙江的茶叶、扬州的玉器、景德镇的瓷器等等。道光帝认为这有违节俭的初衷,并且自乾隆朝以来,很多地方的贡品早就超越了“土特产”的范畴,改为向皇家进贡“高档奢侈品”,这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几近行贿受贿,所以,道光帝断然下令停止进贡。

  道光皇帝的决定让各地官员左右为难:一则摸不清皇帝的指示能否当真,再则办贡一事涉及多方利益。经过深思熟虑,官员们不顾禁令,依然把贡品送到京城,同时向皇帝解释:这体现着臣民的一片孝心,而且都是些水果蔬菜之类的“寻常之物,非珠玉可比,价廉值贱”,希望皇帝不要拒绝。

  这一次轮到道光皇帝为难了。想处分违旨进贡的各省官员,但法不责众;若将这些贡品退回各省,运费又是一大笔开销;如果接受了这些贡品,岂不又是出尔反尔?经群臣商议,最后决定折中办理,删改则例,减少贡品数量、种类,停止进贡奢侈品,其他贡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减少,并强调按此落实,各省不得自行其是,擅自增减。比如,根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原来规定盛京(今沈阳市)每年向皇家进贡“香水梨”2000个,现在削减到200个。盛京官员又来饶舌,说皇家那么多人口,200个梨哪里够吃?道光帝说:不吃,留着上供用,200个足够了。

  削减了贡品之后,道光帝又将宫廷每年的开销降到20万两,而事实上,皇宫每年至少需要40万两才能支应得开,宫廷生活顿时艰难起来。道光皇帝以身作则,他使用的都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满清外史》记载: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三浣”即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就是一个月,皇帝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他的衣服不多。又规定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其他人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后妃们上下平衡,苦苦支应,才勉强把日子过下来。

  道光帝对皇后的贤惠十分满意,逢皇后生日,便为皇后祝寿。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心想皇家御宴将是何等排场,不料开宴才见一人一碗打卤面。后来听说,为了筹办此次寿筵,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口猪。而皇后更是高兴,因为道光帝曾明确规定:万寿节(皇帝生日)、千秋节(皇后生日)以及除夕、元旦、上元(元宵节)、冬至的庆贺宴席一律取消,为皇后祝寿赐宴算是破了例。

  • 相关阅读
  • 盘古开天地前睡多久?人教版苏教版差9万年

      人教版教材第71页、苏教版教材第73页均有《盘古开天地》一文,文章第二段,讲述盘古在没有分开的天地间昏睡,但对于昏睡年数,人教版说是“昏睡了十万八千年”,苏教版则为“昏睡了一万八千年&rd...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