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民国时期南京也有择校热 上名校需通过智力测验

民国时期南京也有择校热

2013-04-08 17:25:10

  学制也经历了变化。1912年,《小学校令》规定小学分高、初两等,高等三年,初等四年。1928年,又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四年为初级小学,后两年为高级小学。南京市小学普遍实行这一学制。不过,1934年,为推行义务教育,简易小学设立。收6足岁至12岁的学龄儿童,以初级小学为限,修业三年。短期小学收9足岁至12足岁的失学儿童,修业1年或2年。抗战胜利后,也仍沿用“四二”学制。

  四年制义务教育

  义务小学完全不收学费

  1929年南京市户口猛增,学龄儿童相应增多。虽然学校历年有所增加,但仍然是供不应求。当年8月,增加了小学26个班级,并建筑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四所实验学校和兴中门、邓府巷等校的校舍。1930年,全市学龄儿童46456人,入学儿童约占57%。

  1932年,南京市增设义务小学25所,义务小学完全不收学费,并酌量供给学习用品,四年毕业,程度相当于普通小学的初级班。如果毕业后仍然想深造,可以报考普通小学的高级班肄业。小学都采用半日制,每级学生分两个班,上下午轮流上课,每天上课3至4小时。后来,有些义务小学改称简易小学,并逐渐改为全日制。

  1935年,教育部决定采取分期普及义务教育的办法,由设一年制、二年制短期小学,逐渐完成四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南京市是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的省市之一,当时南京市的人口已达百万。而入学儿童与失学儿童的比例为6:4,所以扩充义务教育非常急需。1935年,国民党中央补助义务教育费15万元,南京市当即着手设置短期小学,共设置短期小学53所,乡间小学附设短期小学50所。市立小学和简易小学数也有所增加。共有小学159所,学生68679,教职员1701人。入学儿童约占学龄儿童75%(私立小学未包括在内)。

  1936年,南京市小学已增至231所,学生有79372人。入学儿童约占学龄儿童86%,远远高于六年前。

  择名校

  当下,择名校是一种风气,民国时期也是一样。随着新式学堂的兴盛,有名气的新式小学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欢迎。

  新式小学上新式课程

  在清朝末年,南京的家长一般愿意送子女到旧的私塾读书,而不愿让小孩进新式学堂上学。而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1912年南京的小学课程已经非常全面,不少科目都与现在的小学开设的科目接近。当时,初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缝纫课程。高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农业、商业、英语课程。除缝纫为女生学习,英语为男生学习外,其他都是必修课。每周的上课时间,男生30小时,女生30-32小时。

  上名校得通过智力测验

  1946年,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十多名大学毕业生来到珠江路小学执教。当时,这是一所全市享有盛名的学校,每年招新生都比较严格。入学年龄控制为七岁,报考的学生都要经过智力测验,插班生要经过语、算笔试,成绩优秀才可以被录取。

  因为想来上学的学生实在太多,学校为了照顾学生入学要求,尽量多收学生。当时,校舍不够,还设有流动班级,利用上音乐、体育课的空教室上课。(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考古学家称阿房宫没建成:《史记》中写得很清楚

      我国著名古代都城考古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队队长。1943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在古代都城遗址断代等方面多有建树,关于阿房宫遗址考古使她蜚声海内外。近来,又...

    时间:04-08
  • 明朝官员工资解密: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

    时间:04-08
  • 雍正皇帝的后宫嫔妃高低排名

      清朝皇帝列表之:雍正皇帝的后宫嫔妃高低排名1.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舒兰,步兵统领费扬古女,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是贝子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长女嫁乃孝献皇后嫡母。育有一子,弘晖,八岁夭折。雍...

    时间:04-08
  • 李白不以入赘为耻 诗仙的四次婚姻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他曾结过四次婚,不过似乎都不太成功,算不上“神仙眷侣”。研究李白的婚姻和家庭,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从而更好地欣赏他的诗歌。  ...

    时间:04-08
  • 剩男剩女也会被问罪?古代为何严惩光棍族

      近年来,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实,对于解决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在古代也是相当重视的。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产和戍...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