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叶卡捷琳娜:推翻丈夫自立沙皇的女孩

叶卡捷琳娜:推翻丈夫自立沙皇

2013-05-21 17:03:37

  一七六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深夜,俄罗斯的所有皇室成员都一如往常,在各自所居之处酣然入睡。皇后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Ⅱ)独自居于“逍遥津”,这是芬兰湾岸边彼得霍夫(Peterhof)夏宫附近的一座小阁楼。她的丈夫沙皇彼得三世(PeterⅢ)与他的情妇共寝于奥拉宁堡宫殿(Oranienbaum)。叶卡捷琳娜和彼得所生之子,七岁的保罗大公(GrandDukePaul),则与他的老师一起留居在圣彼得堡(St。Petersburg)的冬宫。拂晓前一小时光景,一个高大模糊的人影穿过无人看守的彼得霍夫宫的平台,迅速溜进漂亮的砖砌阁楼,悄悄打开通往皇后卧室的窗户。此人身着俄罗斯普列奥勃拉仁斯基军团(PreobrazhenskyRegiment)的上尉军服,对于宫里环境颇为熟悉。他叫阿列克谢·奥尔洛夫(AlekseyOrlov),是皇后叶卡捷琳娜的情夫格里高利·奥尔洛夫(GrigoryOrlov)的弟弟。

  “醒醒,小母亲,”他低声说道:“时间到了,帕塞克(Passek)被捕了。”

  过去的一周至关重要。彼得三世显然已得罪了作为其政治权力支柱的两个机构——军队和教会。令(已经数月未曾得到军饷的)军队感到不满的是,沙皇正准备向丹麦开战,而所有的官员都深信这将是一场耗费时间、财力和人力的战争。局势动荡不安,军队中怨声载道,除此之外,还广泛流传着一个谣言,说是彼得已将俄国军队出卖给俄国的宿敌——普鲁士(Prussia)国王。令教会当局感到绝望的是:彼得已决定将教会的财产全收归国有。彼得出生于日耳曼,是路德教派(Lutheranism)——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Luther)所创立的素朴新教宗派——的拥护者,他痛恨过分奢华和繁文缛节的俄国东正教(Orthodox)。

  处于困境中的俄国,局势不断恶化:国库空虚,各省农民纷纷起义,城镇居民则不断走上街头进行抗议。全国各地的政治热情都已被煽动起来。帕塞克上尉是格里高利·奥尔洛夫的一个朋友,被沙皇彼得三世的密探告发,以谋反罪被捕。严刑拷打之后,他毫无疑问地要供出同谋者的名单。事不宜迟,叶卡捷琳娜及其支持者该立即采取行动了。

  叶卡捷琳娜急忙穿上一件纯黑外套,与阿列克谢登上备好的马车。直到她踏上奔赴圣彼得堡的征途——也正是她走向俄国帝王宝座的路上——叶卡捷琳娜才发现她还戴着睡帽。

  两人换了健马新车后,继续他们的行程。一路上,他们策划着要争取军队的支持。他们的第一站是伊斯麦洛夫斯基军团(IsmailovskyRegiment)的营房,该军团是由拉祖莫夫斯基(KyrilRazumovsky)伯爵指挥。自叶卡捷琳娜初入俄国起,他就爱上了她。早晨八点之前,叶卡捷琳娜抖擞起精神,跨出马车,面对着军队。士兵们看见一个穿着黑衣、挺直、细长的人影,突然齐声高呼:“万岁!小母亲叶卡捷琳娜万岁!”

  一名牧师被召来,军团的军官们跪在叶卡捷琳娜面前,亲吻她的裙裾,三十三岁的叶卡捷琳娜进行宣誓。就在户外,她被宣布为叶卡捷琳娜皇后陛下,俄国唯一的全权女皇。士兵们群情激昂,向她宣誓效忠。

  由伊斯麦洛夫斯基军团护驾,叶卡捷琳娜朝谢缅诺夫斯基军团(SemeonovskyRegiment)挺进。牧师挥动着十字架,在前面开道,当叶卡捷琳娜率众抵达谢缅诺夫斯基军团营地时,一群激动的士兵跪上前去迎接女皇,并且对她宣誓效忠。

  兴高采烈的士兵们簇拥着叶卡捷琳娜向喀山(Kazan)圣母大教堂开拔。队伍到达教堂时,普列奥勃拉仁斯基(Preobrazhensky)军团和骑兵军团的部队赶来向她表示效忠。前者声称,因军团的官员对早晨的事件一无所知,只猜想到正面临着政变,所以耽误了时机。

  叶卡捷琳娜现在已完全控制了驻扎在圣彼得堡的所有军事单位。而且,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局势更加明朗,她得到了她企盼得到的拥护,成千上万的民众都支持她。当女皇到达大教堂时,圣彼得堡的大主教祝福她成为俄罗斯的最高统治者。

  • 相关阅读
  • 张大千的知音

      1948年,张大千在上海,曾向女画家李秋君谈到过百年以后的事情。并相约:在李家所购的静安墓地,建两个寿穴,拟死后邻穴而葬,而且张替李写了“女画家李秋君之墓”的碑文,李替张也写了“大千居士...

    时间:05-21
  • 痴情秦国太后拉男友殉葬

      把所爱的人永远抓在手里,本来就是一种奢望;把所爱的人还要抓到坟墓里去陪自己睡,那更是一种反人类反人道的奢望。  男朋友命悬一线  秦国的宣太后便怀着这种反人类反人道的奢望。她娘家在楚国,嫁给秦惠文...

    时间:05-21
  • “欲把西湖比西子”背后:苏东坡恋上杭州雏妓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首诗首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所作。一代文豪落笔挥洒自如,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

    时间:05-21
  •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的真实关系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时间:05-21
  • 往事:首富沈万三炫富激起朱元璋杀心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rd...

    时间:05-21
  • 陶行知一生崇拜的“麦子女圣”是哪位女性?

      何亮亮:在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沈宗翰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当然沈宗翰的名字对于现在不少人来说显得相当陌生,两岸三地都是如此,倒是他的长子沈君山的名头盖...

    时间:05-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