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宋四家之一米芾:人狂字更狂

米芾:人狂字更狂

2013-09-13 16:03:13

  米芾甚至因为洁癖而丢过官。他曾负责太庙的祭祀礼乐,这是宗法社会中最为盛大隆重的仪式。祭祀服装上,绣有火焰等纹样。据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火德星君 临凡,这祭服上的火焰纹样,便是赵宋王权的象征。米芾清洗祭服,用力过猛,竟然把衣服上装饰的火焰洗掉了。亏得徽宗素知米芾性情,没有大加责罚,只将他罢 官了事。

  米芾的奇装异服,当时也曾遭人议论。他喜欢唐代服饰,帽子、袍子仿效唐人,走到哪里都引来人群围观。时间久了,汴京(今开封)城里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认识他,也能从着装上知道他就是米芾。

  有一次,他出门赴宴,戴了一顶高檐帽,结果帽子太高,无论如何,也不能戴着帽子坐进轿子里去。米芾又不肯让随从代劳,深怕他们弄脏了自己的帽子。左思右 想,最后让随从拆了轿子的顶盖,这才安安稳稳地坐进轿子里。一路上为人所惊笑,后来遇到老友晁以道,晁以道见状,也忍俊不禁,说道:“米芾,你简直就像是 坐在槛车里示众的囚犯啊!”

  奇石与奇砚

  米芾生活中,有两大爱好——一是石,二是砚。

  他在镇江的宅子中,有一块奇石,上面共有81穴,秀润异常。当初用了100多个人,才将这块石头运至家中,题名为“洞天一品石”。他曾在江苏涟水做官,涟水靠近安徽灵璧,其地盛产一种敲击起来有金属声的石头,人称“磬石”。米芾收集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在自己的书房中流连把玩,终日闭门不出,将公务通通抛到了脑后。

  著名的“米芾拜石”故事,今天已经成了艺坛上人所熟知的风流佳话。米芾在安徽无为做官时,见官署中有块石头生得十分奇特,便命人取出官袍,手执朝笏对着奇石行跪拜礼,口里还叫它“石丈”。言官们听到这事后进行评议,一时在朝廷中传为笑谈。对于拜石一事,米芾自己倒是很得意,他曾自作《拜石图》,以为纪念。后世也喜欢用这个题材来作画,很多著名画家都作有《米颠拜石图》。

  米芾酷爱奇砚,连皇帝的砚台都垂涎。有一次,徽宗召米芾写字,用的是御案上的端砚。写完后,米芾捧着端砚跪下,对皇帝说:“这方砚石,臣下已经用过了,恐怕不好再供御前听用了……”皇帝哈哈大笑,就把端砚赐给了他。米芾高兴不已,抱着砚石退出,衣服上沾满了墨汁也不在乎。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是文人、书画家的必备之物。米芾对砚石素有研究,曾着有《砚史》一卷,对各种古砚的品相、各地砚石的特点等都有精辟的见解。米芾自己也收藏过很多珍贵的砚石,他对这些砚石的爱护,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爱之如命”。他留下过一封书信,收信人是谁,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似乎是对方向他索要一方砚石,他拒绝得很坚决。信中写道:“拿走心,就变成了失心人。砚石,就是我的心。是谁教唆你来向我讨要这方砚石?我一定会深究这件事。不过,我手中有一幅徐熙(五代南唐著名画家)的《梨花图》,权当是砚石送给你吧,算是保全我们之间的交情。如果一定要拿走我的心,我只好像项羽那样自刎在乌江之中了。”(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宋四家之一米芾:人狂字更狂

      北宋年间,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书法大家——米芾(音同“福”),他与同一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宋四家”,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米颠&rd...

    时间:08-30
  • “收藏控”米芾作伪画掉包 遭苏东坡嘲讽

      “巧偷豪夺”,一般都说作“巧取豪夺”。这个成语比喻用卑鄙的手段占有别人的财物或权利,殊不知这原本是书画史上一段风雅趣事。  一次宋徽宗召见米芾,命他在御屏上书写《周官篇》,并亲...

    时间:08-28
  • 米芾画作纽约2亿人民币起拍 专家:开国际玩笑

      昨日,一则消息震动了华人收藏圈:米芾一件国宝级画作《深山夜雨》17日将在纽约贞观拍卖行拍卖。  消息援引纽约贞观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林辑光的话称,这件宋代大画家米芾的《深山夜雨》可谓国宝级珍品,细观其...

    时间:03-14
  • 胸中海岳梦中飞 劫后余生的米芾《苕溪诗帖》

    北宋《苕溪诗帖》(局部)(行书)米芾  1963年4月中旬的一天,是文物界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位东北年轻人跨进北京荣宝斋,把一包残缺不整的“破烂”书画放在柜台上。于是,一个奇迹诞生了,工作人员在这...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