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董鄂妃出现前顺治帝有性无爱的生活

顺治帝有性无爱的生活

2013-11-22 17:16:27

  顺治帝亲政后,尽管岁数还不算大,但在朝臣的辅佐下,其政绩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兴利除弊。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有关他治理国家的部分并不占主导,更多的还是他个人生活的记录。顺治帝的家庭生活并不是甜蜜和谐的。当时,顺治帝虽然只有14岁,但却过早地走入了男女两性世界,那时候的人结婚都比较早,尤其是帝王家,顺治帝也不例外。

  顺治八年(1651)八月十三日,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大清帝国举行了入关以来的第一次皇帝大婚。

  顺治帝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仅聪明机智,还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且出身高贵,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孝庄皇后的娘家亲侄女,顺治帝的亲表妹。按理说,顺治帝的这门婚姻,不仅门当户对,还是亲上加亲的“姑表亲,辈辈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两年后,顺治帝与这位年轻漂亮的表妹皇后,不仅反目成仇,还搞起了分居生活。

  顺治十年(1653)的一天,顺治帝令大学士冯铨等人查找前代是否有废皇后的先例,尽管没有说明什么原因,但是,其用意已经很显然,那就是要废掉现在的皇后。朝臣闻讯,百般劝阻,顺治帝主意已定,并不更改,手谕“无能,故当废”。群臣见此,皆议论纷纷。礼部员外郎孔允樾上奏顺治帝:

  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

  朝廷重臣的惶恐沉痛之论,于纸上很是动情,看得人不禁眼泪汪汪的。但此时的顺治帝不为其所动摇,并严厉斥责道:

  朕纳后以来,缘志意不协,另居侧宫已经三载。从古废后遗议后世,朕所悉知。但势难容忍,故有此举。

  尽管顺治帝如此表白自己废后的决心,但仍有14名御史再次恳请顺治帝收回成命,并建议:皇后仍位中宫,可以新立东、西两宫。顺治帝虽然不同意,但是苦于群臣的苦谏,也不好强硬下旨,一时还真没有了办法,只是有些郁闷,后又生病。孝庄太后见此,不仅同情,更为担忧,在心里掂量了很久,侄女与儿子相比,还是儿子更重要,于是,降懿旨,令朝臣重新讨论此事。顺治帝用健康做代价,终于获得了母后的支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顺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五日,顺治帝谕令礼部:

  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始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订婚,未经选择,宫阃(捆)参商,已历三载,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选择皇后这件事情,都需要仔细认真挑选,才能真正达到母仪天下的目的。现在的皇后,是多尔衮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她是亲戚的关系而指定的,我没有经过选择。我与皇后的关系,是水火难容,谁也不理谁,如此已经三年了,她的品德难以恢复,不能肩负起祖宗给予的对后宫全面负责的重任,在八月二十五日,我已经把此事告诉了皇太后,将皇后降为静妃,令其居住在别的宫殿里。“宫阃”,原指后妃居住的卧室,这里则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夫妻感情;“参商”,“参”、“商”是天上的两个互相不能碰见的星星,参星出来的时候,商星则正好沉没,彼此谁也见不到谁。这里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关系,已经水火不相容。“宫阃参商”这句话则是说,顺治帝与皇后夫妻关系不和睦,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生活了。

  顺治帝为什么这么痛恨自己的表妹皇后呢?

  根据顺治帝的言语以及后来为董鄂妃所写的《行状》分析,他之所以执意废掉皇后,有五大理由:

  • 相关阅读
  • 董鄂妃出现前顺治帝有性无爱的生活

      顺治帝亲政后,尽管岁数还不算大,但在朝臣的辅佐下,其政绩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兴利除弊。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有关他治理国家的部分并不占主导,更多的还是他个人生活...

    时间:11-22
  • 古墓悬案:雍正皇帝暴死的四大假说

      公元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  公元1735年10月8日凌晨,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了。《雍正起居...

    时间:11-22
  • 清史档案:“选秀女”算是顺治的发明

      顺治帝废掸皇后的做法,不仅开创了大清帝国后宫女人的地位既可以升迁也可以下放的先例,还为自己日后广泛选纳后宫女人找到了新的理由,但最令后世子孙兴奋的是顺治帝的超前意识,即选择后宫女人有法可依。顺治帝...

    时间:11-22
  •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因竟是抑郁症

      话说,元璋做了皇帝以后,随他征战多年的淮西老乡也纷纷鸡犬升天,位列朝堂之上。洪武四年(1371)论功行赏,共封六公二十八侯,其中淮人占据三十一席,淮西帮权势熏天。相形之下,即便是那位常被元璋誉为“吾...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