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雨花阁,马未都在自己的书中曾有描绘:那是皇帝私密处,在清朝也是一般人的禁地,闲人免入。由于这些地方空间窄仄,无法对公众开放,所以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少有人进入过。
马未都介绍,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在紫禁城内修建了多处佛堂,最大的佛堂就叫雨花阁,名称特别诗意。这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改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座阁楼式建筑,采用明三暗四格局,即外观三层,内置四层,颇为神奇。一进门,可见紫檀七重檐佛塔大小各一对,铜胎画珐琅佛塔一对,还有一对粉彩佛塔,可见此佛堂等级之高。
走出顶层阁楼环廊,宽窄仅容一人,俯视故宫,一片金瓦连绵,远眺北海白塔,想想当年乾隆登高也不过如此。
●大高玄殿 清代少有的皇家道观
在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西侧有一组恢弘的建筑,这就是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高玄殿。大高玄殿2010年部分腾退回归故宫后,目前修缮进展顺利。按照故宫的规划,修缮完毕后,这里也将以适当的方式对外开放。那时,游览故宫出了神武门,您别着急走,可以到一路之隔的大高玄殿一游。
众所周知,清代帝王尊崇佛教,而大高玄殿是道教建筑,在故宫建筑群里并不多见。修建于1542年的大高玄殿原是明朝嘉靖皇帝的斋宫,清代继续被用做皇家道观,1949年后被军事单位使用。
大高玄殿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正南为三座琉璃随墙门。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五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最后一进建筑为干元阁,上层为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