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孔子曾周游列国十四年 屡被拒仍雄心不改(图)

孔子曾周游列国十四年 屡被拒仍雄心不改(图)

2014-10-15 14:27:56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孔子曾周游列国十四年 屡被拒仍雄心不改(图)

  仇英 《退修琴书图

  仇英 《楚王使聘图》

  孔子的一生,有太多的理由让自己不乐观。尽管他后来被称为圣人,但他所在的时代,却对他采取一种拒绝的姿态。理想对于他而言,总是远处的风景线。

  然而,孔子总是坚定地行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总在无限地去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一切,源于他有乐观的预期,不是对他个人命运的乐观预期,而是源于他对文化的乐观预期。本版撰文/刘黎平

  孔子的遭遇:

  周游列国十四年

  屡被拒仍雄心不改

  从长线而言,中华民族需要孔子;从短线而言,春秋时期似乎不需要孔子。孔子一直想参与到春秋时代的洪流当中去,然而,后者却拒绝他的参与。

  公元前535年,17岁的孔子第一次尝到被拒绝的滋味。那一年,鲁国的管理层季氏宴请境内有身份的人,具体而言就是“士”,丧母不久的孔子也登门了,然而,世界对于这个还不到弱冠之年的孩子是无情的,季家的管家阳虎挡在门口,说:“请走,没你什么事。”

  年少的孔子转身离开。不知当时的他,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从这次吃闭门羹开始,他会遭遇一次比一次更难堪的拒绝和驱赶。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孔子在当时被拒绝的历史。

  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在齐国,因为一次会谈,齐景公很欣赏他的业务能力和愿景设计。正当人生将大有起色时,晏子出来了,他的一番话阻止了孔子进入齐高层。历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圣贤,然而,那个时代,需要的是晏子,暂时还不是孔子,因此,两贤不能共事。齐拒绝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他已掌握鲁公司管理大权,三个月的施政令鲁公司的管理和业绩大有起色。例如,卖牲口的不大肆提价了;外来客商不用去寻求帮助,鲁公司的商务管理机构能主动提供服务。

  鲁公司好了,齐公司就紧张了,于是给鲁送来女乐,扰乱孔经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这一回,鲁拒绝了孔子,孔子也拒绝了鲁。

  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在卫国,卫灵公一方面对他很客气,给他高薪,一方面却不信任他。孔子走后,卫灵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卫国。但这一次,卫灵公对孔子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了,两人开业务会时,董事会主席卫灵公仰天看飞雁,“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这种姿态很伤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闭门羹,还有嘲笑。公元前492年,孔子与学生们失散,独自一人在郑国国都东门外等学生。一个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劳顿,神情疲惫地在城门外等人,当然光鲜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人对子贡说:“东门那边有个丑八怪,像丧家犬。”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