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慰藉》:比小还小、比大还大

2010-06-03 10:15:25

来源:大众书评网

  在这里,小,即是大。

  小的题材。小的事物。小的角度。小的篇幅。他把小,放大成巨大的诗意空间。他让日常意象,呈现出崭新的光泽和质地。这是一个诗人的写作策略,是到达天堂的梯子。

  除此之外,再没有比语言更重要的问题了。只有最好的语言,才能把诗意运送到最远的地方,如果我一定要把语言比作马车的话。诗歌的语言,通过它自身的质地、音调、光泽、节奏、逻辑、语气,在词与词的联姻、碰撞、摩擦中获得张力,形成磁场,在写作者的写作过程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同构了一个冥想的空间。因此,称赞一个诗人为高超的语言巫师或炼金术士,他不会不高兴的。刘希全的诗中,常常有这种巫术留下的痕迹。他的语言老练而节制,温和而舒缓,当然,在个别处理现实题材的诗中,语言的节奏因为让位于激烈的情绪而显得急促和气短。他是狡猾的,尽管他一再说:“我要写出朴素的诗歌/我要删除多余的想象和比喻/我要删除所有的妄念和预言”,但他和几乎所有的诗人一样,醉心于绝妙的修辞和语言历险,比如:“早春的气流,这巨大、液态的磁石/把铁屑般的人们,从屋子里/吸引了出来——”也许,大平淡必是在大绚烂之后。再比如:“北京的午后,我看见太阳落山了/不是头顶上空这炎炎烈日/而是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三句话,就三句,空间转换之快,够蒙太奇吧,北京的游子,南宋村的乡愁,瞬间切换。这就是诗的语言之魅。

  也许,一个杰出诗人终其一生,就是以“比小还小”去追求“比大还大”吧。

  比小还小。比大还大。

  这显然是一个悖论的题目。正如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克利安斯·布鲁克斯阐释其诗学理论时说过的一句著名的话:“诗的语言就是悖论的语言。”因此,用这样貌似含混不清的题目来试图表达我对刘希全诗歌的阅读感受,也许会让我轻松一些,尽管它看起来确实像一个权宜之计。

  • 相关阅读
  • 瓮安事件再揭秘

      震惊中外的贵州瓮安“6·28”事件因一本新书再度被聚焦。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刘子富在对瓮安事件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rd...

    时间:06-03
  • 耶,没有小燕子也不错!

      《乾隆爷那些事儿》让我感觉到成熟沉甸甸  我们“九〇后”注定是文化杂食一代,古装影视、盗墓闲书、网络游戏,还有一直在记忆中晃来晃去的小燕子和紫薇。小燕子那大大眼睛,代表了灵性,也代表了空茫。  矛...

    时间:06-03
  • 在燃烧爱情中寻找

      作者写爱情,是把爱情作为这个喧嚣的时代的一股清泉来守护的,爱情所以是一种理想,首先是因为它已从生理行为脱颖而出,开始勾画着精神图景了。事实上,人类的一切精神向往,无不始于一个“爱”字,而...

    时间:06-03
  • 读书诚可贵,读好价更高

      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套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20万册,重庆市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

    时间:06-03
  • 三位一体的爱情配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爱情甜如蜜,但是这个蜜到底是怎么酿成的?不清楚。往往就是这样,蜜蜂酿了蜜,却不知道蜜是怎么样酿成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很多时候缺少一些要素,你就会发现,这个蜜要么不粘,要么不甜,...

    时间:06-03
  • 夫妻相与婚姻寿命

      你有注意到吗?有些夫妻之间,会有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神情相貌非常相像,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有些是结婚前就相像,一见面就有“眼缘”,但更多的是年轻时相貌各异,结婚后越来越...

    时间:06-03
  • 妙语连珠“话”危为机

      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企业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杨思卓教授的《非常时期非常领导》一书的前言中却写着这样一段话:  “危机不是人类公敌,危机是一种能...

    时间:06-03
  • 大学生“村官”为啥值得叫好

      大学生“村官”,一个新事物,一个热门话题,它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副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如此重量的压力吗?  《大学生“村官”》(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它...

    时间:06-03
  • 《无畏的希望》:奥巴马也山寨!

      我们都知道,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政治观,也就是他的竞选口号——“改变”的目标。该书不仅深刻地展现了奥巴马在十年政治生涯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超越,并对美国的政党...

    时间:06-03
  • 四十不坏,教授作怪

      四十岁的我收到朋友的赠书《四十不坏》,朋友认为我的文风与其相似,读完后,说不定也有写作《四十**》的冲动。  不好意思,我并不知道本书作者孔庆东的大名,不知道他在2005时年四十被评选为“北大十佳教...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