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过多的欢愉》:酝酿高贵的情感高潮

2010-06-03 10:40:46

来源:大众书评网

  上世纪初,肖伯纳正当红时,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某姑娘一日在戏散场时,忍不住对身边另一个观众说:“奇怪了,他把你在夜深人静独处时心里想到的事全拿出来说。”读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便忍不住想到上面这则旧八卦:她让全副武装、言不由衷的我们暂时离场,她的文字唤醒了休眠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借着另一副躯体另一双眼睛,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无限光明与黑暗,聆听到各自内心那些不合时宜的真心话然后局促不安。

  门罗的这种力量让人着迷,也让人恐惧,很多时候,我们会迷惑她究竟是控制了角色,还是控制了我们——我们栖居在她的人物里,在一片嶙峋的岩石地上跋涉,前望后望是没有尽头的黑暗荒凉。一开始,她把我们拉进安大略小镇女子的方寸天地里,那是一个男人缺席的世界,母亲、女儿、娘姨和姐妹们试图在暗淡的生活中寻找各自的生命之光,她们尝试从缝纫和园艺、平底锅和馅饼中突围,放纵着投入身体和灵魂的冒险,最终在经历过爱情和幸福的幻灭后,仍然甘之如饴,毕竟,在曾经的风浪颠簸里,有过乍现的灵光照亮生活的阴霾。后来她走出故乡的土地,《石堡风景》的画布上,绘着17世纪的苏格兰,在另一个时空里,她的文字依然牢牢攀附着世界的粗糙表面。但这时,她已经不再满足于做家庭故事的说书人——她开始探询真实与虚构这两张地图的接壤地带。那么现下这本《过多的欢愉》是她过去的综合和延伸,十个短篇故事里,有困难重重的家庭和个人,有暴力和情欲,有堕落和死亡,纠缠在真实和虚幻织成的网里。

  如果简单粗暴地提炼《过多的欢愉》,这些故事大概要被归到低俗小说的行伍:凶杀、暴虐、偷情、背叛、自杀,这些庸俗的元素埋伏在素俭平实的文字里,随时准备挑衅我们的眼球。不过呢,正牌的低俗小说要把上述各种桥段尽数利用,酝酿廉价的情感高潮。在这个岔路口,《过多的欢愉》和它们分道扬镳,因为它骨子里是反戏剧化的:那些有可能催化情节爆炸的元素,被搁置在模糊的远景里,可以被搬上舞台的风起云涌或者大开大阖,在日常的起居室和客堂间里,只存着若有若无的回音,可正是这隐约的、隐秘的回音,磨损着那些夜深人静时独处的心灵。我们是早已习惯了精打细算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在侃侃而谈中埋藏灵魂不能见光的侧面,躲藏在看似有序的生活表皮下,小心翼翼地在滥情的通俗文学或者放肆的B级片里寻找自欺欺人的宣泄。门罗显然看穿了这些,就这一点而言,她非常不仁慈,甚至近乎残忍,因为她否决了我们所有可能找到的借口,然后把我们拽入灵魂深处冰冷的暗流。

  第一个故事里,一个精神失常的父亲谋杀了他的三个孩子,这里让人紧张或者恐惧的并不是凶案本身,它至多是背景板上一抹刺目的颜色。故事真正讲述的,是被悲伤和仇恨打倒的母亲,从麻木中缓慢痛苦地复苏,而她情感痊愈的方式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许多年里她像强迫症患者不间断地去探视她疯狂残忍的丈夫。

  另一个故事里,年轻的姑娘去拜访一个富翁,对方是她好友的情人。他要求她陪他一起吃饭,并为他朗读——赤身裸体地。那一刻,她没有反抗的力气和勇气。她坐在那里,一丝不挂,他在她面前坐下,彬彬有礼地问她:“劳驾,您能不能不要迭着腿?”在这个纠缠着耻辱和情色,征服和孱弱的场景里,故事戛然而止,我们只是被告知,那个女孩被终身难愈的羞耻感折磨:不是因为他对她做了什么,而是为了她在那一刻放弃了抵抗的驯服。

  又一个故事里,大学毕业的男孩不告而别,切断了一切和家人的联系,若干年后,母亲在城市的贫民窟里和儿子不期而遇,那时他蜗居在一间陈旧肮脏的公寓里,乞讨为生。

  在另一个关于少年的故事里,两个看上去“最循规蹈矩”的孩子,在夏令营里不动声色地淹死了他们的同伴,他们把那个女孩按在水里,看着她断了气。

  • 相关阅读
  • 瓮安事件再揭秘

      震惊中外的贵州瓮安“6·28”事件因一本新书再度被聚焦。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刘子富在对瓮安事件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rd...

    时间:06-03
  • 耶,没有小燕子也不错!

      《乾隆爷那些事儿》让我感觉到成熟沉甸甸  我们“九〇后”注定是文化杂食一代,古装影视、盗墓闲书、网络游戏,还有一直在记忆中晃来晃去的小燕子和紫薇。小燕子那大大眼睛,代表了灵性,也代表了空茫。  矛...

    时间:06-03
  • 在燃烧爱情中寻找

      作者写爱情,是把爱情作为这个喧嚣的时代的一股清泉来守护的,爱情所以是一种理想,首先是因为它已从生理行为脱颖而出,开始勾画着精神图景了。事实上,人类的一切精神向往,无不始于一个“爱”字,而...

    时间:06-03
  • 读书诚可贵,读好价更高

      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套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20万册,重庆市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

    时间:06-03
  • 三位一体的爱情配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爱情甜如蜜,但是这个蜜到底是怎么酿成的?不清楚。往往就是这样,蜜蜂酿了蜜,却不知道蜜是怎么样酿成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很多时候缺少一些要素,你就会发现,这个蜜要么不粘,要么不甜,...

    时间:06-03
  • 夫妻相与婚姻寿命

      你有注意到吗?有些夫妻之间,会有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神情相貌非常相像,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有些是结婚前就相像,一见面就有“眼缘”,但更多的是年轻时相貌各异,结婚后越来越...

    时间:06-03
  • 妙语连珠“话”危为机

      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企业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杨思卓教授的《非常时期非常领导》一书的前言中却写着这样一段话:  “危机不是人类公敌,危机是一种能...

    时间:06-03
  • 大学生“村官”为啥值得叫好

      大学生“村官”,一个新事物,一个热门话题,它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副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如此重量的压力吗?  《大学生“村官”》(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它...

    时间:06-03
  • 《无畏的希望》:奥巴马也山寨!

      我们都知道,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政治观,也就是他的竞选口号——“改变”的目标。该书不仅深刻地展现了奥巴马在十年政治生涯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超越,并对美国的政党...

    时间:06-03
  • 四十不坏,教授作怪

      四十岁的我收到朋友的赠书《四十不坏》,朋友认为我的文风与其相似,读完后,说不定也有写作《四十**》的冲动。  不好意思,我并不知道本书作者孔庆东的大名,不知道他在2005时年四十被评选为“北大十佳教...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