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张莉:“假如自由能成为一种写作习惯”

张莉:“假如自由能成为一种写作习惯”

2014-12-18 14:38:38

来源:商洛之窗

  在座的很多朋友都喜欢读张爱玲,这个小说家非比寻常,她有她理解世界的方法,不一样的历史观,想想《倾城之恋》,想想《封锁》,张爱玲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与她独特的理解力和世界观密切相关,也与她并不畏惧与潮流相异的秉性有关。“不合众嚣,独具我见”,是鲁迅先生的话,我很喜欢。作为书写者、艺术家,也不单单是女作家,终其一生追求不就是不合众嚣、独具我见?

  在《一个人的房间》中,吴尔夫设想过莎士比业妹妹,一位女文豪出现的条件——自由、坦陈己见,独立行走,目光辽阔是这位前辈给予后来女性写作者的期许,多年来,作为读者,我受教于此。坦率说,我今天之所以讨论“假如我们养成自由的习惯”,也基于我个人内心的困惑,我希望通过交流为自己寻找答案——作为批评家,我希望自己写下的文字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秉笔直书,坦陈己见。——这些目标并不容易达到,它实在需要我们终生与身体中那个怯懦和懒惰的“我”进行不屈不挠地搏斗。

  如果我们已经养成了自由的习惯,并且有秉笔直书坦陈己见的勇气;如果我们从普通客厅之中略为解脱,并且不总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观察人,而是要观察人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还要观察天空、树木和任何事物本身;如果我们的目光超越弥尔顿的标杆,因为没有人应该遮蔽自己的视野;如果我们敢于面对事实,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没有人会伸出手臂来搀扶我们,我们要独立行走,我们要与真实世界确立联系,而不仅仅是与男男女女芸芸众生的物质世界建立重要联系,要是我们果真能够如此,那么这个机会就会来临:莎士比亚的妹妹,这位死去的诗人,就会附身于她所经常舍弃的身体。她就会仿效她兄长的先例,从她许多无名先辈的生命之中汲取她的生命力,通过不断的继承和积累,她就会诞生。(吴尔夫《一个人的房间》)

  就以吴尔夫的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语,与各位在座的同行共勉。谢谢。

  2014年5月

  《滇池》2014年10期发表,《散文选刊》2014年11期转载

 

  • 相关阅读
  • 观察:国内文学奖泛滥 应建立监察制度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上官云)从鲁迅文学奖到老舍文学奖、再到路遥文学奖,一个出色的奖项对文化界、读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单以诺奖为例,2012年至2014年得主分别为中国作家莫言、加拿大女作家门罗以及法国作...

    时间:12-18
  • 莫言香港出席讲座:作家不应像政治家到处做演讲

    中新社香港12月2日电(杨晓霞)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眯着眼笑着说,因为虚荣心作怪,儿时自己与伙伴们徒手握住烧得灼热的铁棍放在肚皮上的愚蠢行为,就在小说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当中有所体现,&ldquo...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