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书面化的口语,在传达私人情感方面,相较于规范的书面语无疑更有冲击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网络词汇变成 流行语,部分还登上了印刷媒体,甚至被收入词典,成为社会认可的新词,以往印刷文化中建立的语法规则和语用习惯也得到了扩充。从印刷文化到网络文化,并不 是简单的线性更替,网络语言不代表“先进”,印刷语言也不代表“落后”,网络语言“入侵”印刷品,印刷品也主动吸纳网络语言,媒体因此变得多样,内容更加 丰富。
口语中,粗话脏话的意义随语境、语气转移,褒贬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不过是口头禅,没有任何特殊意味,但当这种有意无意的口语变成文字固定下来,进入书面语或“屏幕语言”,就会快速进行传播,同时也引起部分受众的强烈不适。
诚然,网络语言的活力赋予人们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但我们不应付出语言粗鄙化和趣味衰退的代价。大众媒体必须考虑受众,遵守文明道德规范,提高分辨力和抵 抗力,肩负起严格区分、审慎选择的责任。而自我约束也依然是公民成熟的标志,网民只有保持理性、维护道德、秉持文明,才能使语言使用走向真正的健康和自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