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谈谈网络文学的几个问题——写在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结业之际

谈谈网络文学的几个问题——写在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结业之际

2015-01-29 15:14:32

来源:光明日报 陈鲁

第四、如何加强网络文学的批评与争鸣

  我国网络文学崛起只有不到20年时间,是个蓬勃发展的新事物,对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少年影响极大。鉴于网络文学生产中市场和资本的影响及其消费特征,对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进行支持引导,不但势在必行,而且要遵循规律,分层面有所作为。

  一是理论引领要切实推进。网络文学处于激烈变化之中,学术界对其生产方式、传播机制、接受规律等,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理论探讨,但理 论成果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尚不明显。要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学理论支持引导,整合学术力量推进网络文学理论建构,既探讨网络文学价值地位作用、类型化特 征及与传播消费等问题,也研究网络小说文本、创作特征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联系等,着眼于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帮助,对大众网络文 学审美鉴赏有所裨益,推动逐步建立“网络文学作品内容评价体系”“网络文学作家信用评估体系”“网络文学网站评估监测体系”。

  二是批评引导要不断加强。相对于网络文学创作的海量,网络文学批评呈明显缺位滞后态势,“单腿行走”状况明显,普遍存在网络文学批评专家人 数少难成气候、网民即兴发言随意草率的批评却成声势,网络文学线上传播、线下批评“两张皮”,网络批评脱离文本,针对性较差,创作与批评良性互动缺乏等现 象和问题。要发挥网络文学批评作为网络文学创作的镜子、良药的作用,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网络文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体系,既着 眼文学性也兼顾消费性,探索适合网络文学生成、传播特点的批评渠道和形式。要倡导网络批评家提前介入、跟读网络作品,敢于“剜烂苹果”,提高针对性影响 力。要创新批评阵地,“网上来网上去”,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批评,推动网站随同作品上线开通批评平台。要推动和鼓励传统文学评论家“华丽转身”,在网上发 声,影响和引导网民阅读,提升网络文学评论水平。要注重从网络作家和网站编辑中发现培养网络文学批评家,逐步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熟悉互联网的网络文学批评 家队伍。

  三是维权支持决不放松。网络作家权益维护较之传统作家更复杂更艰巨。目前不少网络作家收费章节被其他网站转为免费阅读,有的作品则全书遭盗 版,盗版网站难以被查处追究。这种状况要着力予以改变。网络作家维权工作要继续发挥好中国作协相关机构及“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的作用,并加强与广电总 局、国家版权局等部门维权机构的配合,形成维权合力,推动制定网络文学作品最低稿酬保障标准等,维护好网络作家合法权益。

  (转载自1月28日《文艺报》)

 

  • 相关阅读
  • 阿莹:棣花镇之谜

      我发现贾平凹的家乡丹凤棣花镇,居然是一处神妙的地方。  那天我们去棣花镇,走进一处正在恢复的宋金古街,大约有二三百米长,两边的门面房...

    时间:01-29
  • 余秀华:成名诗是标题党 更好的诗在以后

      法制晚报讯(记者 钱业)已有两家出版社表示将出版《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者余秀华的诗集。  1月15日,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被朋友圈刷屏无数,“脑瘫诗人”余秀华被学者沈睿誉...

    时间:01-29
  • 吴念真:与电影、话剧结缘都是意外

      曾五度获得金马奖最佳编剧的台湾文化大师吴念真,不仅在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广告等行业都有极高建树,他的舞台剧作品2001年在台湾首演以来一直受到市场追捧。上周末,由他导演的《台北上午零时》大陆版终于...

    时间:01-29
  • 余华:众多法国文学中,受大仲马影响最深,司汤达对写作帮助最大

    众多法国文学中,受大仲马影响最深,司汤达对写作帮助最大——  听余华的法国文学告白  作为备受关注的当代作家,余华的书总是能引起人们的热议,他也是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家之一——英、法...

    时间:01-29
  • 刘庆邦:贴近人物的心灵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篇小说《神木》《哑炮》先后获得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

    时间:01-29
  • 梁鸿鹰 :热爱乡村土地上的所有气息

      作家和自己脚下土地的关系,往往是会决定写作的质地的。贾大山若不植根于自己的土地,想必是不会获得经久的价值的吧。这是一个将生命融进了乡村一草一木的作家,他当过知青,但从没有怨悔。他贪婪地吮吸着农村这...

    时间:01-29
  • 何向阳:文如其人贾大山

     一个作家的品格,决定于他的生活阅历和人格修养,而作家品格,决定了这个作家文字的品格和风貌,所以古人云:文如其人。人品与文品之间,作家人格与文学品格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对位关系: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

    时间:01-29
  • 彭程:他的写作姿态令人仰望

      最早读贾大山的作品,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当时读到他的短篇小说《取经》《花市》,印象非常深刻。由于贾大山既不是高产作家,又为人一贯低调不事张扬,所以其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再读到他的更多作品。...

    时间:01-29
  • 李春雷:真情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虽然没有见过贾大山老师,但我小时候就读过他的作品,尤其通过采访和创作《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这篇纪实文学,对他的作品和人品更有了一层理解。  读者为什么喜欢贾大山?习总书记为什...

    时间:01-29
  • 诗人余秀华:若自己是健全人 会写出更多好作品

      她说写诗时才是幸福的。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  余秀华生于1976年,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导致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高中毕业后,她试图做些...

    时间:0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