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至今年6月份,宜家在中国仅开了11家店。不过今年3月,宜家宣布,未来将加速在中国的扩张。从目前到2016年,宜家计划每年在中国增开3家店。同样,宜家的价格也正在向适合中国这样新兴市场的国家调整。记者查询宜家财报发现,宜家商品销售价格平均每年降低2%-3%,2011财年其价格降幅达到2.6%。宜家方面介绍,为了布局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所以一直在降价。
先适应再发展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认为,百安居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先是引进主材商压低价格,等产品到店后又刮起涨价风,这种赚差价的模式过于落后。当下,中国市场也在变化,一方面精装修、保障房建材由开发商直接到工厂采购,而不去建材超市;另一方面,主材商也不在超市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对接家装企业。消费者更是通过家装公司的体验馆买材料,这样的变化,使家装公司的材料远比超市还便宜。虽然百安居也有自己的“装潢中心”,但与品牌家装公司的体验馆相比,显然在设计、管理、施工等方面存在差距。
这一点,就连百安居华北区总经理陆维克也承认,一味“将国外的经营模式复制到中国,看来行不通”。
虽然陷入困境,但百安居中国区官方却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位于上海的百安居中国区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家居业每年都在二、三季度进入销售高峰,因此第一季度的财报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该负责人说:“事实上,百安居整体态势发展良好,2012年我们预计将实现盈亏平衡,甚至有收益。”
有消息说,百安居在中国不再局限于“以刚需为主的新房”,而且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二手房的局部改造和翻新上,并在这一环节建立了全新的服务模块。这种变化能不能让百安居走出“水土不服”的困境,并在中国市场实现转机,还有待继续观察。(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