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发病本来男多女少,但在小于40岁的年龄组,女性胃癌发病率却超过男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诱因,而盐的高摄入也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
●胃癌没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以致很多患者把胃癌当做普通胃病,发现时已到晚期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远光
今年27岁的婷婷怎么都没想到,一直困扰着自己的胃痛、胃胀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纸胃癌的诊断报告。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婷婷全家。婷婷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刚刚从国外读完博士回国进入外企工作,前途一片美好。然而如今等待她的却是残酷的胃部切除手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多家医院的胃肠外科近年来都收治过年轻的胃癌女病人。“这个趋势已经引起了医学界不少同行的重视。”广医一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远光对记者说。而从全国来看,在近些年的疾病调查统计数字中,男性与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均有所上升,但是年轻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升高更为显著,而且在临床上以低分化癌多见,预后较差。对此,专家指出,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估计应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现象——年龄小于40岁女性胃癌患者多过男性
几年前,北京某时尚美食杂志编辑部主任原晓娟患胃癌离世曾在社会上引起过一阵波澜。原晓娟的离去之所以引人关注,首先是因为她年轻,患病时只有34岁。其次是她在查出癌症之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对人生进行了深刻反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患病前的原晓娟是“一个人干三个人工作量”的女强人。繁重的工作、追求完美的个性,她留给自己的睡眠时间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同样,为了工作,她从来没有“善待自己的胃”。饮食极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而且常年不吃早餐。这样反复折腾,胃成了身体上最薄弱的器官。
据陈远光介绍,胃癌的发病率存在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一般来说,胃癌在50~70岁达到高峰,随后快速下降,30岁以下的病例极为罕见。然而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采访获得的结果却是,如今30岁以下的胃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年都能碰到好几例。
除此以外,胃癌本来更青睐男性,数据显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小于40岁的年龄组里,女性胃癌的发病率却超过男性。
分析—— 工作压力大、中午带饭或是年轻女性胃癌诱因
陈远光介绍,胃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一样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盐的高摄入与胃癌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如果在日常体检中能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时治疗的话,是预防胃癌最好的方法。“其实现在只要去医院消化内科做一个抽血或吹气试验,很快就能诊断出有没有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胃癌“看”上了年轻女性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曾分析说,估计应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他指出,美国对于食品行业有明确规定:常温保存下的食物不得超过4小时,冷藏保存下的食物最长时间也仅为6小时。但目前都市中很多女白领们都喜欢中午带饭,这些饭菜存放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了上述的标准;因为工作忙,经常懒得煮饭,或者煮一顿吃几顿,而且晚餐时间不固定,工作压力过大,经常加班……这些都是可能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
此外,吸烟、喝酒、不吃早餐、长期熬夜,以及一些年轻女性痴迷减肥、饥饱不定等也是胃癌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