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医生:“酸碱体质”和生男生女无关

医生:“酸碱体质”和生男生女无关

2013-12-11 09:42:00

来源:扬子晚报

     随着苏打水销售升温,诸如苏打水能减肥、美容、解酒、治疗痛风、缓解高尿酸等说法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最吸引人眼球的传言是,喝苏打水改变身体酸碱度能生男孩,很多准备怀孕的夫妻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把日常饮用改为饮用苏打水。市民张女士结婚半年,因为家里老人喜欢男宝宝,到处收集生男孩的秘方偏方,备孕的半年里,每天都饮用苏打水,最近感到了头晕、身体乏力,在医院的检查居然出现了贫血症状,南京市妇幼保健生殖中心凌秀凤主任则告诉她,苏打水确实是一种偏碱性饮料,关于其种种功效的说法主要来自人体酸碱性的概念,但由于人体酸碱度对健康影响的界定缺乏充分科学依据,目前这个概念在专业领域没有定论,并不能作为专业依据,过度饮用苏打水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在网上流传的诸多“生子秘诀”中,有一种跟酸碱体质相关的理论备受关注,即:多吃碱性食物“打造”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而吃多了酸性食物形成酸性体质之后则易生女孩。不少年轻人对这种观点倒是推崇备至。凌主任指出,酸碱理论的流行与某些研究认为决定生男孩的Y精子在偏碱的环境内比较活跃有关系,而所谓的“偏碱”并没有可量化的指标,也没有十足的科学依据。因为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的PH值是比较恒定的,不可能靠吃哪一类食物就出现大偏差。另外,食物的酸碱是食品化学研究的范畴,和进入人体代谢后产生的体液的酸碱不是一码事。相反,如果为了生男孩大量吃某一种所谓碱性食物,还可能因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甚至吃出毛病。凌主任说,消费者应用平常心态对待苏打水,曾有患者为了“打造”碱性体质大量喝高浓度苏打水与浓茶,结果喝出肾结石和贫血。人体的食道、肠道是偏碱性的环境,但是胃却是酸性环境,长期大量饮进苏打水会起到负面作用,引起消化不良、碱中毒等症状,轻则厌食、恶心、头痛、抽搐,重则昏迷,尤其老年人及肾脏病患者,长期服用更易发生碱中毒,同时长期地喝商品苏打水,应该小心人工甜味剂和香料摄入过多影响健康啊。

    凌主任也提醒,临床上还接触过不少用碱性的小苏打水冲洗阴道,希望能生男孩子的女患者。事实上,因采用这种“秘诀”而导致阴道菌群失衡诱发炎症的大有人在,结果令精子更难穿过阴道与卵子结合,反而更难怀上孩子。更令人揪心的是,有些女性测出怀孕之后仍经常用小苏打水冲洗阴道,企图通过这种做法使阴道乃至子宫的内环境“偏碱”以达到“转胎”的目的,结果却导致流产、早产或胎膜早破等种种险象。因此,对于各种“转换性别”的传言切莫轻信,更别让孕妇乱吃什么偏方、激素,以免对母婴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孔晓明 于丹丹

  • 相关阅读
  • 秋冬起夜怕冷 老中医开健康处方

    人到中年以后,95%左右的人均会不同程度出现身体健康下滑情况:睡眠差、爱起夜、爱感冒。尤其是秋冬季节,起夜、感冒、腰酸等症状更明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一不固表,二不摄津液。...

    时间:12-11
  • 秋冬儿童感冒高发季专家:增加抵抗力是关键

    增强抵抗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让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等。再次可以选用含有白术、党参、山药等药食通用的中药材,帮助打开孩子的胃口,持续提高孩子免疫抗病力,降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

    时间:12-11
  • 名老中医:辨别好阿胶 可以照一照

    近年来,阿胶因为在补血养颜、滋补养生等方面的确切功效,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名老中医介绍:其实辨别好阿胶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先闻闻有无异味,再对光看看阿胶的通透性。胶块打粉后,取适量放入杯中,加水搅拌溶化后胶液澄清,入口后有淡淡的胶香味和甘甜味。...

    时间:12-11
  • 卫计委谈张艺谋超生:任何人不享受特权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昨日在回应张艺谋、陈婷涉嫌违法生育问题时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12月2日晚,无锡市滨湖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张艺谋、陈婷违法生育事实已查实,三个孩子均属非婚生育,但并未提到是否超生。...

    时间:12-11
  • 男“糖友”易患肝癌基因缺陷是诱因

    (记者王鹤)患有2型糖尿病的男士要注意保护你的肝脏了。”  该项研究还对人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大部分样本来自原发性肝癌或者同时患有原发性肝癌和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