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城市口腔医疗及保健市场潜力大
在任何国家地区,“口腔经济”总能侧面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昨日本报记者从广州首届国际种植牙高峰论坛上获悉,本土“口腔经济”正显红火,过半患者选择万元种牙,传统假牙项目占比缩水;与此同时,记者梳理发现,包括爱康国宾、通策医疗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牙科。
“未来国人在牙科花费上会越来越大方,就像欧美一样,人人向往一口好牙。”业内人士预估,“蛋糕”变大后会有更多医疗企业参与分一杯羹,但受经验、实力等因素制约,未必能在短期内实现扩张和业绩放量。
种牙受到中青年追捧
“从我们接诊的感受来看,差不多50%的患者在牙齿修复选择上,会选种植而非安装传统假牙(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而且越来越多白领阶层变为主动就医而非被动看牙(痛到不行才看病)。这说明我国城市口腔医疗及保健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随着个人就诊意识和医疗技术双双提升,市场未来还将迅速扩容。”广州圣贝口腔总经理刘星告诉记者,平均来说,种植牙一颗花费在万元左右,且属于自费项目,但仍然有越来越多消费者主动要求种牙,其中尤以中青年居多。“传统假牙安装或要磨损两侧健康牙齿,存异物感;或要拆卸清洗,使用不便。”
此外,他还介绍说,目前该中心正开展公益活动,公开征集30名低收入弱势群体牙缺失患者进行免费诊疗;即日至今年年底,14周岁以下儿童均可享免费拔乳牙服务。
上市公司短时间内难实现业绩放量上涨
记者梳理发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瞄准看好“口腔经济”。
通策医疗于去年10月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与美国顶级牙科学院以及公司建立合作。今年将宣布推广数字口腔医疗,“现有高端矫正项目收费1~2万元,而数字口腔收费3~4万元。两项业务利润率相当,数字口腔利润贡献更大。”该公司有关高管曾如此表示。
上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国内体检巨头爱康国宾也将发力“口腔经济”。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表示,拿到募投资金后公司将用15%投入牙科建设。
“随着消费市场‘蛋糕’逐渐变大,未来或有更多上市公司分一杯羹。”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尽管口腔医疗有广阔市场前景,但由于经验、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上市公司未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并实现业绩放量上涨。(记者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