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现在孩子龋齿多,和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王志峰说,儿童爱吃甜腻细软的食物,像各类糕点、糖果也包括果汁、碳酸饮料等,这类食物含糖高、黏性大,粘到牙面上不易清洁,容易形成牙菌斑,从而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同时,儿童摄入的纤维素类食物少,不能通过咀嚼食物时的摩擦作用对牙齿表面进行自洁。
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达66%。”66%的患龋率意味着每3个儿童就有两个有虫牙,而且根据调查,每个患儿平均有3-4个龋齿。”
套用成人模式治牙易造成儿童心理损伤
目前来看儿童牙病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根据全国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儿童龋齿的治疗率不到3%。”王志峰说,首先我国的牙医数量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有18万左右的牙科医生,人均拥有的牙医数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很多患儿疼得受不了了,家长才带着孩子来看病。”于英说,这时才就诊往往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不仅多花钱,而且治疗周期会拉长。”
同样有近四十年临床经验的王燕虹教授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不够重视,没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口腔疾病。“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新奇的玩具就把疼痛忘了。”王燕虹说,而且从儿童生理上讲,乳牙与周围组织交通管道比较多,软组织疏松,所以会出现儿童牙病虽然严重,但疼痛程度远不如成年人的现象,使得部分家长对虫牙的关注度不高。
此外,由于儿童心理、行为的特殊性,在成人牙科治疗时孩子往往不配合。“儿童和成人不同,不能将治疗成人牙病的模式照搬到儿童身上。”王志峰说,在国际上,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经过专业训练,取得特殊行医执照的牙医才能对儿童的口腔问题进行诊治。“儿童生理和心理都处在生长发育的急速变化过程中,对其疾病的处理要从发育的角度从长远考量,如果按照成人的模式对他们诊治,有可能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
“我们对儿童的治疗,主要依据国际通行的行为管理方法,按照无痛、微创的原则进行。”王志峰说,他们依据国际标准建立了一套先进的诊疗方式。“通过这种治疗会给儿童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这样也有利于他们以后对自己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