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杭坦言,在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领域,西药化学成分明确,经过多年的研究,可确认哪些会造成对肝脏的损害,说明书中也会标明,即使发生药物性的损害,他们也容易找出病因对症治疗。但在中药领域,不仅大众对中药的副作用认识不足,由于成分不明确,专业的医学研究领域也甚少对中药进行毒理的研究。她所在的科室,由于吃中药而造成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非常多。
“我们在看说明书时,会着重看不良反应一栏,一般西药这一栏篇幅会很长,而中药一般只有几个字——‘尚不明确’,很多患者来药房拿药的时候,一看西药的说明书,不良反应这么多,都不敢吃了,经常要求退药,一看中药这边没什么不良反应,加之多年来对中药副作用小的观念根深蒂固,就很放心。”
赵宁对这种现象也很无奈,作为一名专业药师,他经常要耐心地跟患者解释:“‘尚不明确’不代表没有副作用,而不良反应是把不同体质人的情况全都囊括进去,两种药都可能有风险,而且吃中药造成的伤害可能并不比西药低。”
多种药可能产生相克作用
王惠珍退休前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药剂科副主任,现在每周依然会有一天来到医院药物咨询室接待患者的咨询,在记者前往办公室采访时,正好碰到前来咨询的一位病人。
“大夫,你看我吃的这个药,降尿酸,疗效非常好,而且是中成药,副作用很小,但大夫说要马上停,说是对肾脏会造成二次损害,你看我还能不能吃?”这是王惠珍在日常咨询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患者觉得某种药疗效很好,但医生会叫停,这令患者非常不理解。
对于在咨询中经常碰到的这类病人,王惠珍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非常担忧。
“我们用药前一定要有意识,同时用多种药时,可能产生相克作用,虽然你有很多病,但并不是吃很多种药才是最好的方案。”王惠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