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端午节,我在杭州,和干爸家在一起;于是今年的端午节,我一直搜想着趁端午节请个年假再出去玩玩。可惜日历显示2010年的端午节在一个月后的6月16日,不免心生怨念,原来还有30天。
30天,60天,90天,我突然想起去年冰箱里那些放了整整90天的粽子。
我从小不爱吃粽子,一点都不爱吃。我不喜欢吃很黏的东西,稀稀拉拉半天吃不完,而且还会让整个手和嘴都很黏,吃个粽子恨不能还得去沐浴一下才好;况且里面还有红枣,还要吐核。生性慵懒的我,小时候看到妈妈坐在一个大盆前一枚一枚的包粽子,总是弯着腰支着手小声说:“妈,我不爱吃啊,不要包那么多啊!”我妈总是瞪我一眼说:“端午节不吃粽子吃什么?过节能不吃吗?”于是我把粽子和牛奶、月饼、年糕一起列入我最不爱吃的食物列表之一,此项感情与日俱增,并且长大中的很多年,我脑子里似乎没有很多粽子的印象。
15岁的时候我开始上寄宿高中,和七个女孩子住在一起。我依然对端午节的粽子没有概念,但却意外的吃到了米小雅妈妈送到学校肉粽子。我记得白色的糯米中间夹着一个圆圆的肉团,像饺子的样子,只是觉得稀奇,终于不用吐枣核了。于是回家跟妈妈说:“妈,粽子里可以包肉嘛,米小雅家就是那样的,不用吐核哎!”我妈回应:“包肉的容易坏,你那么懒,能很快吃完吗?”恩,我当时觉得可能我妈妈不会包。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外地上大学,和三个女孩子住在一起。老妈够不着我了,于是在端午节打电话给我讲:“今天过节,自己去买两个粽子吃,虽然你从小不爱吃,但总归是过节。过节就要有个过节的样子!”于是我就去食堂买两个小的如同鸡蛋一样的绿色小粽子,假模假式的放在碗里,放点糖速速吃完,再去刷碗洗手,心中怨念的很。
17岁的6月,我下火车回到家就开始找食物,打开冷藏室,看到一个铝盆里放着满满一盆子的粽子,都冻成了冰粽子,一看就是妈妈自己包的。我拿了几个到水管上冲了半天放在蒸锅里面蒸好,饥寒交迫之下却觉得不在节日里吃到粽子是个很幻化的事儿。妈妈回来看到一片狼藉,粽叶四飞的垃圾桶,淡定的说:“你吃粽子啦,我以为你不吃呢!”“那你干嘛存那么多?又不是馒头!”“万一你回来想吃呢,就留着呗,冷冻起来能保存30天!”我一直在想,如果30天内我还没回来,这些粽子会不会保存更久。
21岁的7月,我大学毕业了,回家办各种手续,然后准备回北京开始新的工作生涯。老妈默不作声的把一包真空包装的粽子塞进我的大包里。我急忙叫喊:“我不爱吃啦!”老妈一边塞一边说:“这些真空的可以保存60天的,回去放在冰箱里,加班回来能吃。万一加班回来家里没吃的,岂不是要饿一晚上。里面有好多种,有你小时候提起过的肉粽子,还有鸡蛋的。鸡蛋的油太大,要少吃!注意腰身!”那时候我腰身还是非常赞的说!
22岁的7月,我工作一年,买了一堆奥运会票邀请老妈来北京看奥运会。老妈提着一书包的粽子来北京了。我三伏天儿里天天蹲在家里老妈不远万里带来的粽子。我提起粽子的包装盒看了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90天”,心里大叹科技在进步啊!那些包装精美的粽子啊,可以放90天,都赶上方便面的耐用性了。我问我妈:“我又不是买不起粽子啊,提过来干嘛啊!”老妈一边给我叠衣服一边说:“都是亲戚们送的,我觉得这几个挺好的,口味好,保质期长,专门挑了这些给你带来了,我还没舍得吃呢!我老了,吃不动了……都给你带来了!”我有点想哭,但是忍了!
大概是去年的端午节,我在楼下的吉野家里看到了限时供应的粽子,并且源源不断一天不落的看到今天,这里的粽子天天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