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原因则在于,长期以来中国在体育领域上过于强调竞技。于善旭表示:“金牌至上的思想是中国体育领域的主流,也是社会观念的主流,而重在参与、享受运动的理念却被边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体育与成绩直接相连,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在成绩上,不可能下大力气在青少年体育上,青少年耳闻目睹的体育大多数也都是功利性的竞技体育而不是可参与的群众性体育。
无论如何,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不爱运动的一代人,对中国教育和体育工作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其实,体育生活化的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但直到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达到较高程度,才开始在中国具备成为现实的可能。可悲的是,体育生活化,这个原本被描述为代表更高质量的理想生活模式,对眼下中国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却可能成为永远都达不到的人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