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带儿子前往香港参加SAT1和SAT2考试的董郁玉,虽然早已耳闻大陆学生占满香港考位,又去占据新加坡、韩国和日本考位的盛况,但当他领着儿子赴港参加考试,“在机场、酒店和考场,看到黑压压的来自大陆的考生时,还是被这样庞大的阵势所震撼。”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光考SAT,不考SAT2已经进不去前30的学校了。”李安娜说。几年前,中国高中生一般只考SAT,但随着竞争的加剧,SAT2和AP分数开始成为重要参考。SAT2是SAT的专项考试,包括数理化、历史、文学等,一次考试最多选3个科目。由于数理化是“中国人的主场”,一般学生都会选择这三科,且拿到满分的人很多。“因为考试有容错率,有时候错几道题也是满分。”
像林洁一样,目标是顶尖名校的学生,则毫无疑问会考AP。AP课程已在高中国际班得到普遍开设,其全名是“大学预修课程”,使高中学生提前完成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内容一般是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内容,还涉及到很多专业英语,可以为申请大学加分。
除了上述几种考试,ACT也在准备留学的考生中不断升温。新东方北美考试部总监范猛说,近年来,来培训ACT考试的学生也在显著增加。与SAT相比,ACT更像一种学科考试,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在短期内,中国学生更容易在ACT上取得成绩的进步。
不是不学习了,是各个方面都要学习
“我们不是不学习了,而是在各个方面都要学习。”林洁说。
准备留学并不意味着丢掉传统的课业学习,只是“不按高考的要求去学习”。GPA(学业成绩),一般通过在班级和年级的成绩排名来体现,其重要性超过了托福成绩和SAT成绩。美国大学在接受申请时,不仅考查期末考试和会考成绩,还考查各学科的平时成绩排名。
中国学生广受诟病的虚假成绩单正在受到挑战。“在北京,除了少数几所学校,99%的学生成绩都是可以伪造的,但近年来,国外的大学和考试委员会加强了对中国学生的抽查和防备。”留学中介从业人员李思明(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北京市十一学校就是这“几所学校”之一。成绩单需经重重审核,签名,盖章才能生效。副校长吴凤琴也曾遭遇家长的质疑:为什么别的学校都可以改成绩,你们不能改?“诚信教育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学生和家长都渐渐接受了,海外的大学也都知道十一学校的章什么样,有的机构伪造了我们的章,材料都被退了回来。剑桥考试委员会来抽查过几次,每次都满意而归。”
正因为此,学生所就读高中的层次和口碑也重要起来。“因为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程度不同,所以同样是4分,代表的学生水平也不一样。”杜克教育总经理吴雨浓解释说。
除了递交各类考试成绩,学生在申请时,还要撰写一份文书来介绍自己。美国大学看重综合素质、个性和“特殊成长经历”,学生需说明自己为什么优秀,是更有领导力,更有艺术天分,还是具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中国学生常用的加分方式有参加“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去郊区和边远地区支教,去孤儿院、养老院做志愿者,组织学校里的社团活动等。
孔德泽既申请了美国学校,又申请了英国学校。“英国学校看重你对学科的兴趣,所以我写了上中学以来我对学业的努力,兴趣的增长。美国学校注重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包装,喜欢独特的经历,我写了自己如何跳级、融入新群体的故事。”
李安娜的特长点在长跑上;张伟想突出自己会吹圆号,参加过国际音乐节;林洁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演讲天分,并用小故事来打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