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各省签署备忘录开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篇章

2012-09-13 09:41:43 来源:

  因父母在陕西省吴起县打工,13岁的方宏靖从庙沟乡中心小学转入吴起县第二小学后,就跟和她同年“插”进班的好几个来自吴起周边乡镇的农村娃一道,见证着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这所学校好,教学楼很好看,同学也很合得来!”小姑娘带着些许羞涩,欣喜地说。

  “娃娃的学校像宾馆,送进宾馆啥都不用管”的顺口溜,逐渐在当地流传开来。政府投入越来越大,学校越建越好,百姓在感受着教育面貌的日新月异时,却少有人知晓,镌刻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上的那份庄严承诺。

  2012年9月6日,教育部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四省(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至此,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了备忘录的签署工作。

  从2011年3月第一批15个省份至今,历经一年半,教育部分三批先后与各省(区、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对未来十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

  顺应需求,协同推进 调动两个积极性

  2011年3月9日,北京民族饭店西华厅装饰一新、明亮整洁,红色背板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一行大字格外显眼。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主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与15个省份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市长)在备忘录上庄严签字。

  “河北省将以签署备忘录为契机,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备忘录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全力以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仪式上,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代表签署省份庄严承诺。

  与各省级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是中国教育步入后“两基”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现实考虑。

  经过9年艰苦攻坚,2011年底,国家完成了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特别困难的42个县“两基”国检验收,标志着“两基”在我国的全面实现。

  解决了“有学上”问题的中国教育,面对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强烈需求,该如何作为?面对后“两基”时代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还比较薄弱的义务教育基础,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还很明显的发展差距,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探索出一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指引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深入。通过教育部与各省级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形式,构建省部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思路,应运而生。

  一省一案,因地制宜 强化省级统筹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义务教育发展更是千差万别,一刀切、齐步走显然不符合实际。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强化政府责任、发挥统筹作用?

  2011年2月,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15个省份教育厅(教委)负责同志齐聚北京,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共同研究起草备忘录文本,商定签署备忘录有关事宜。

  经过两天的反复协商,共识逐渐明朗——

  各省备忘录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个内容,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各省特点,采取一省一案的方式,逐省商定备忘录文本;

  明确教育部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国家组织实施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对各省加大支持力度;

  明确省级政府职责,制定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各市、县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并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