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定文本的基础上,教育部根据各省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各省份将拟定的备忘录文本带回后,也纷纷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文本内容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各省(区、市)与教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份份精心研究、饱含期望、量身定做的备忘录文本出炉了。
2011年7月11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批备忘录签署仪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签署活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代表教育部分别与浙江等十省(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签署了备忘录。加之此前因工作安排单独签署的广东、云南两省,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备忘录。
根据各地规划,28个省份的2528个县中,25%的县将在2012年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64%的县将在2015年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00%的县将在2020年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履行承诺,示范引领 带动均衡发展全局
让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心小学校长白银脖引以为豪的是,在他们这所只有331名在校生的“小”学校里,就有音乐、美术、实验室等17个部室。2011年9月,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还高标准配齐了品牌电脑,500G硬盘、2G内存的配置,让从陕西师大毕业的计算机专任教师孙周林都没料到。
棣花初级中学规模也不大,全校只有9个班,376名学生。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时,让学校上报建设规划,校长王新江全部按高标准上报,争取到学校建设资金800万元。
按照规划,2013年、2015年,陕西省分别有40个、60个县要达到“双高双普”评估标准,到2018年,实现全省县域内“双高双普”目标,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用西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安广浩的话说,就是“政府给学校搭建好平台后,就看学校怎么唱戏了!”
陕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加速度”,体现在教育部与陕西省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上,就是“加大省级统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扶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薄弱学校,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明确表述。
积极履行备忘录承诺,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成为备忘录签署后各地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北京、黑龙江、福建、浙江等地采取了省级政府与辖区内所有市级或县级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责任状)等形式,将本省份确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组织教育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促进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区域内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教育报 柴葳 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