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西安市创新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在我市四年级和七年级使用,以后将逐年推进,这也是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故事了解历史 介绍相关文化典籍
据悉,《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分为小学卷和中学卷,均为全一册,分别以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和七至九年级中学生为使用对象。
小学卷约15万字,按主题设置八个单元,分别是:《自然》《先祖》《汉字》《科技》《礼仪》《美德》《节日》《艺术》。每个单元分四个章节,围绕主题,安排相对独立的内容。每个章节设有讲故事、学知识、会思考、去实践四个栏目,通过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引导他们了解并领会历史文化故事所包含的相关知识及道德精神。
中学卷约26万字,按主题设置八个单元,分别是:《千年帝都》《礼乐教化》《宗教文化》《杰出人物》《诗意长安》《科学技术》《艺术之花》《红星闪亮》。每个单元分四个章节,围绕主题,安排相对独立的内容。每个章节设有经典阅读、文化故事、知识拓展、探究实践四个栏目,介绍和讲解相关的文化典籍、历史人物及事件,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赏析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翻开《文化读本》,不仅内容丰富,蕴含深厚,而且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彩色印刷,版式活泼,令人赏心悦目。这本书的主编赵明介绍说,《文化读本》用散文化、叙事性的语言讲述历史文化故事,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编写时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其内容,并注意小学与中学的衔接。
与会的学者、专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文化读本》的出版发行,必将对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留作业 可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在讲话中表示,素质教育是民族精神的奠基工程,编写《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就是充分利用西安地域文化的优势,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现实素材,搭建展示平台。“学校在使用该教材中,可以根据地方课程教学安排落实课时,也可以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实践课的形式开展;还可以和学校的读书节、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由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留作业,不考试,不增加学生负担。”(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