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碑林区长乐坊孟家巷社区居委会主任戴红妹又遇见了黄丽,后者笑说,她和儿媳妇董娟最近相处不错。听了这话,戴红妹也笑了。
戴红妹这个“外人”,为啥为别人的家事而高兴呢?原来,黄丽和董娟能有今天的和睦,也少不了她的功劳。
正教训娃婆婆忽然扇她一耳光
1月上旬的一个下午,戴红妹正在值班。突然间,一个女人跌跌撞撞推门进来。戴红妹看见,她披头散发,满眼泪痕,开口就哭:“主任,我婆婆打我!”
戴红妹说,当时她很惊讶,心想,“只听说媳妇打婆婆的,没听说婆婆还打媳妇”,便劝来人慢慢说。来人歇了歇,说自己是社区居民,叫董娟,今年40岁,因为训孩子,被婆婆黄丽打了一个耳光,之后,她也反手打了婆婆。听完董娟的话,戴红妹便让社区工作人员把黄丽叫来。不一会儿,66岁的黄丽来到居委会办公室,两人说起了打架的原因:原来,董娟从学校老师处得知孩子已经旷课四五天,便气不过骂起孩子。这时,在她身旁的黄丽突然火冒三丈,甩手打了董娟一巴掌。董娟挨了打,先蒙住了,反应过来后暴怒,跳起来伸手抓向黄丽,两人扭打在一起。董娟个子小,吃了亏。
巧嘴好言劝婆媳又握手
见婆媳俩打得并不严重,戴红妹立即展开调解工作:“你们谁先动手?”“我……”黄丽回答时有些羞愧。“你不该打人。”戴红妹说,“再怎么急,也要讲道理,何况你还是长辈。”黄丽点点头。
戴红妹又转向董娟:“你教育娃也要注意方法,老是训可不成。”董娟听罢,“嗯”了一声。
见两人都认了错,气也消了不少,戴红妹对黄丽说:“那你给你儿媳妇道个歉吧。”黄丽欠了欠身:“我不对,我不该打你。”看到婆婆道歉,董娟也有了风度:“没事,我也不对。”之前怒目相向的婆媳俩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握了手。
昨日,黄丽告诉记者:“这事丢人很,不要提了。”动手打媳妇是因为“听她教育娃,实在忍不下。”“其实现在想想,人是娃他妈,就是心急了训娃,没啥不对。”黄丽说。
教育理念不一致
也要彼此尊重
记者了解到,董娟是孩子的后妈,她说,平时管教孩子,生怕别人说长道短,压力不小。
“对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西安清阳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淑茜说:“如果两代人共同教育孩子,就更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和谐。”
李淑茜说,因为董娟的儿子并非亲生,而社会上本就有对“后妈”的种种议论。因此,董娟对孩子的批评可能引发了黄丽心中潜在的偏见。所以,即使家长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一致,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彼此尊重,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和价值观。(应黄丽要求,她与董娟采用化名)(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