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少年宫火爆招生因公办资源匮乏

少年宫火爆招生因公办资源匮乏

2014-01-21 10:55:51

来源:郑州日报

  据《新京报》报道,18日北京少年宫迁址后首次开始报名,现场火爆似春运:凌晨4点家长排队已排到400多号,开门不到5分钟伸缩门被挤坏,近万人蜂拥而入。

  少年宫开设的项目、兴趣小组,主要集中在艺术、科技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舞蹈团、管乐团等团队活动方面,能吸引这么多家长报名,原因不外乎:其一,教育部门已禁止中小学举办兴趣班,但单纯培养兴趣和冲着为升学增添砝码去的需求旺盛;其二,少年宫开设的这些项目学费在一课时20到30元之间,这与一课时动辄几百元的社会培训相比,可谓“物美价廉”。

  这种景象,应引起思考。首先,应针对学校兴趣班变异根源寻求对策,而非一刀切取消学校兴趣班。一方面,要通过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把学生兴趣、特长纳入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而非只关注分数,让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特长,而不是在加分驱动下被动接受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治理乱收费,演变为取消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项目,本就不妥。如果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开设教育项目需得到教师和家长委员会同意,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那兴趣班大可服务于学生的兴趣发展,也不会成为学校牟利的工具。

  其次,应大力发展公益性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在国外,每个社区都有体育馆、科技活动室等,向学生、居民免费或按成本收费开放。而在我国,社区公共资源比较匮乏,开放力度小。这导致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狭窄,要么“学校-家庭”两点一线,要么“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三点一线。

  我国应通过增加投入、整合社区、学校资源等多种途径,加大公共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力度,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各种兴趣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既为他们课余、节假日活动提供去处,也构建社区学生交流、培养能力、发展兴趣的平台。(熊丙奇)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